1、上天:衛星+火箭+大飛機+天宮+探月
(1)墨子號
量子通信衛星,成功與奧地利實現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2)悟空號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3)張衡一號
首顆電磁檢測試驗衛星,這是中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天基觀測平臺的首顆衛星
(4)少年星一號
中國首顆教育共享衛星
(5)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
中國首顆高通量國際商業衛星
(6)實踐十三號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
(7)筋斗云
我國研發的全球首艘小型無人貨船
(8)天宮號
天宮一號: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
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
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嫦娥四號是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
(9)鵲橋號
2018年5月21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2018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表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10)雙曲線一號S
2018年4月5日02時00分,中國首枚民營航天火箭“雙曲線一號S”在海南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國內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民營火箭,也是美國以外第一枚取得飛行成功的民營火箭
(11)朱雀二號
國內首款商用中型液體運載火箭
(12)大飛機三劍客
大型運輸機運-20,水陸兩棲飛機AG600,大型客機C919
(13)AT200
全球大型貨運無人機
(14)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發現毫秒脈沖星
(15)慧眼望遠鏡
國內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可探測引力波,2017年10月16日探測到了第一例雙中子星引力波事件。
(16)虹云工程
國以天基互聯網接入為主要目標,是基于小衛星的低軌寬帶互聯網接入系統
2、水里的
(1)蛟龍探海,雪龍探極
其中蛟龍號新母船被命名為“深海一號”
(2)深藍1號
中國首座深海漁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潛式大型網箱。
(3)科學號
我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
(4)向陽紅22號
我國首艘大型浮標作業船
(5)宇宙號
我國自主研制建造的世界最大級別集裝箱船“宇宙號”在上海正式交付
(6)泛歐號
國內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7)深海勇士號
載人深潛器
(8)海冀號
水下滑翔機,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級作業型深海遙控機器人叫海馬號
(9)海馬號
深海遙控機器人
(10)海龍11000
無人有纜潛水器
(11)潛龍三號
中國最先進的自主無人潛水器,下潛深度預計為海平面以下3900米
(12)天鯤號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被稱為造島神器
(13)藍鯨2號
我國最大的海上鉆并平臺,這是我國獨創的深海利器
3、其他科技
(1)第五個南極科考站
羅斯海新站
(2)中國超級計算機
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
(3)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
依托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依托阿里云建設城市大腦,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依托科大訊飛建設智能語音
(4)復興號
世界上商業運營最快的高鐵
(5)第173個礦種:可燃冰
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將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列為新礦種,成為中國第173個礦種。可燃冰是指由甲烷為主的烴類氣體與水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多以固態等形式賦存于海底沉積物或陸上凍土區巖石的裂隙、孔隙中。可燃冰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在用途上與常規天然氣一樣,主要用于民用和工業燃料,化工和發電等。
(6)體細胞克隆猴
中國科學院2017年1月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并跑”到“領跑”的轉變。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