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考研政治史綱知識點沖刺復習匯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西方列強通過一系列武力入侵或威脅,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使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的封建大國變成一個看似獨立、但實際上受列強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二是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之中,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結構開始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也有了初步發展,中國由一個完全的封建社會變為有一定程度資本主義成分的半封建社會。
為了加深對其理解,我們可以從縱向維度和橫向維度分別對這一變化進行分析:
一、縱向維度
這一維度是各位同學最為熟悉的總結思路,主要是從西方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一系列大規模侵略戰爭來看,各項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主權不斷遭到破壞,侵略勢力對中國的控制日漸加深。
1、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后,從簽訂《南京條約》等一批條約開始,就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的改變使得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歷史任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后,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列強在中國獲得了更多的權益,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以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此時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在中國租借港灣和劃分勢力范圍,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危機。最主要的是,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為主發展到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這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尤其明顯。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與中國封建勢力深度勾結,清政府已經完全向帝國主義投降,徹底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此時中國主權喪失殆盡,成為西方經濟的附庸。
二、橫向維度
橫向維度是以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侵略戰爭后簽訂的條約為暗線,分別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四個方面來進行總結與分析。
1、軍事方面的入侵
軍事入侵破壞了中國內部相對的穩定結構,中國主權開始不斷遭到破壞。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之后列強陸續向中國發動了多次侵略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華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方面這些戰爭對中國帶來的災難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正如毛澤東自己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中所說,“用戰爭打敗了中國后,帝國主義列強占領了中國周邊的許多原由中國保護的國家”,即這對一些周邊國家也是一場災難。
2、政治方面的壓迫
政治壓迫侵犯了中國主權,破壞了中國獨立。一方面,通過戰爭后一系列條約的簽訂,中國的領土主權、領海主權、司法主權等不斷被破壞,獨立的天朝上國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侵略中國,列強通過扶植中國腐朽的封建勢力和買辦勢力作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隨著列強與中國封建統治勢力勾結程度地不斷加深,中國原本較為穩定的封建政治結構也在不斷解體中,例如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就完全淪為了“洋人的朝廷”,也能說明“封建性”在慢慢走向末日。
3、經濟方面的摧殘
經濟方面的摧殘導致中國封建經濟結構處于不斷解體的過程中,侵略勢力逐漸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這對中國影響是很深遠的。首先,列強通過條約的簽訂在中國攫取了很多經濟特權,例如關稅協定、通商口岸投資辦廠、對外貿易的開展、對中國財富的直接或間接掠奪以及進一步的資本輸出等,這些都讓中國更好地成為了他們的商品傾銷地,雖然中國經濟方面的封建因素受到沖擊并在不斷減少,但是新式生產力的發展也受到摧殘。其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這也使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畸形發展,造成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最后,在后期列強通過不斷貸款給中國,這更是破壞了中國在經濟方面的獨立自主性,使近代中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舉步維艱。
4、文化方面的滲透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伴隨著西方列強的軍事、政治、經濟侵略,披著宗教外衣的文化侵略者打著“傳播基督福音”的幌子對中國大肆侵略,即文化方面的滲透始于傳教士在中國通商口岸的出現。此后,隨著一系列條約簽訂,列強開始在中國投資辦學校、辦報紙來傳播西方文化與價值觀等。當然,這其中有清政府的部分配合在,也在客觀上為近代中國開了風氣,解放了思想,傳播了文明氣息,但是這也對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式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因為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造就擁護他們的代理人與“愚民”。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行程有一個復雜深刻的過程,它是隨著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擴大,資本—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勾結的不斷加深而逐步形成的。在這一形成過程中,我們既要關注縱向維度的演變過程,同時也要了解資本—帝國主義為了達到蠶食中國的目的,在各個方面所采取的壓迫中國的手段。這樣才能加深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等各方面的理解。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