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
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著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以后,成功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黨又領導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進程,朝著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邁進。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提供了凝聚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精神支柱。在當代中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一定歷史條件下中華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理論上的最高概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倡導和體現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統一、堅持與發展的統一,既反對輕視甚至背離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又反對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和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承,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科學體系,以新的形態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毛澤東指出:“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正確選擇和偉大創造。
對于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積累的寶貴經驗,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和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把它概括為“十個結合”: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理論指導;須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保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須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堅持執政為民、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在充分發揮人民創造歷史作用中體現黨的領導重要作用;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須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起來,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制度保證和法律保障;須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實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由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須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須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確保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須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
改革開放30余年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歸結起來就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30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前,我國發展進入一個關鍵時期,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尤其需要我們對“舉什么旗”這個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當代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人們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解決當代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使我們國家快速發展起來,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來。
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斗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我們黨能夠在新時期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在于科學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科學把握了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征,科學總結了國內外建設社會主義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體現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以及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160多年的實踐,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同命運,才能成功;只有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鮮明的本國特色和時代特征,才能勝利。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八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這一理論體系,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創造性地分析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實際,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概括;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政黨須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場,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對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和升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這一理論體系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范。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