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考研政治史綱:中國建黨100周年考點盤點匯總
5、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和集體經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
統一戰線
(1)革命統一戰線
①標志:②目的:③作用:④破裂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①背景原因:②目的:③過程:④作用:
(3)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及啟示
啟示:
①國共兩黨合則有利于民族的興旺和崛起,分則給中華民族帶來戰爭和災難。(或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或兩黨合則國興,兩黨分則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國共兩黨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兩黨兩次合作,沉重打擊了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
③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共兩黨應以民族利益為重,實現第三次合作,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成就:
一、新中國經濟建設成就
1、建國初期(1949—1952三年經濟恢復時期):經過三年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為我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準備了條件。土地改革的完成,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2、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1956——1976):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取得建成東北工業基地、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成就),奠定了我國工業化基礎;大慶油田建成,扔掉“貧油”帽子,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己;新興的電子工業,國防航空工業(兩彈一星),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條條戰線涌現出一批模范任務,成為共和國經濟建設的“脊梁”(王進喜、鄧稼先等)。
3、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今):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對外開放,建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開放城市、開辟經濟開放區等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國企改革,提 高企業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提 高了綜合國力。
4、經濟建設中的嚴重失誤、解決及失誤原因:失誤: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分別如何解決的:1961年進行國民經濟調整結束了大躍進;1978年農村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結束了人民公社;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文化大革命全面撥亂反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原因:①忽視了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
②過分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③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對國情認識不清,又急于求成。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