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音樂學院2011考研大綱公布(專業課)
一、中國音樂史
㈠主要內容
【古代音樂史部分】
⒈遠古(約公元前21世紀以前)
⑴遠古時期的考古音樂資料(陶塤、骨哨、骨笛、陶鐘)
⑵歷史傳說中的遠古時期音樂(葛天氏,伊耆氏,黃帝,堯,舜,禹的樂舞)
⒉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
⑴“六代樂舞”與“雅樂”(“雅樂”的來源、禮樂制度、專職樂師的產生和音樂機構的建立)
⑵《詩經》中的十五國風和《楚辭》
⑶樂器的發展(考古發現的古樂器、“八音”樂器分類法)
⑷樂律學的形成(十二律、五聲音階名稱的產生;三分損益法、曾侯乙鐘銘中的樂律學文字)
⑸樂器和器樂音樂(編鐘,編磬,琴,瑟,笙,排簫,篪,筑,箏,鐘鼓樂隊--曾侯乙墓出土樂器)
⑹音樂思想---- 簡述道、儒、墨學派音樂思想和《樂記》的音樂美學思想
⒊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⑴音樂機構--漢樂府
⑵相和歌和清商樂
⑶樂器和器樂:笛和羌笛、笳、角、琵琶、箜篌;古琴音樂----《廣陵散》、《梅花三弄》;鼓吹樂及“真人代歌”
⑷簡述少數民族音樂和外來音樂
⑸樂律學的發展----京房六十律、荀勖笛律與何承天“新律”
⑹嵇康和《聲無哀樂論》
⒋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⑴音樂機構—教坊和梨園
⑵曲子和變文
⑶唐大曲--燕樂、法曲、九部樂、十部樂和立、坐部伎
⑷古琴音樂----《離騷》
⑸參軍戲、缽頭、大面、踏搖娘
⑹樂律學的發展----俗樂二十八調和八十四調
⑺記譜法--敦煌樂譜、文字譜、減字譜
⒌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
⑴民歌和小曲
⑵詞調音樂與姜白石的歌曲
⑶散曲音樂
⑷宋元明清樂器和器樂----古琴音樂、琵琶音樂、合奏音樂
⑸說唱音樂----鼓子詞、諸宮調、貨郎兒、彈詞、梨花大鼓、京韻大鼓
⑹戲曲音樂----雜劇、南戲、元雜劇、昆曲、京劇
⑺樂譜與樂律學----工尺譜;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論
⑻音樂美學論著----《奚谷山琴況》、《唱論》、《樂府傳聲》、《弦索備考》、《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近、現代及當代音樂史部分】
中國近代音樂(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⒈西洋音樂的傳人
⒉學堂樂歌的產生與發展(學堂樂歌及其基本內容、學堂樂歌的藝術形式、學堂樂歌的代表性音樂家--沈心工、李叔同)
中國現代音樂(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⒈音樂社團與音樂教育機構----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上海大同樂會、北京國樂改進社、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蕭友梅對專業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貢獻
⒉20世紀早期的音樂創作----蕭友梅及其音樂創作、趙元任及其音樂創作、劉天華及其音樂創作、黎錦暉為代表的兒童歌舞音樂創作
⒊黃自與學院派音樂家的創作(青主、應尚能、周淑安、李惟寧、陳田鶴、劉雪庵、江定仙及其音樂創作);
⒋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及聶耳、張曙、任光、麥新、呂驥等人的音樂創作
⒌抗日根據地、國統區的歌曲創作及賀綠汀、江文也、馬思聰、冼星海的音樂創作
⒍三、四十年代歌劇、秧歌劇和新歌劇創作
⒎王光祈和青主的音樂理論研究
中國當代音樂文化(公元1949年—公元1990年)
⒈建國初期的音樂(公元1949年----公元1966)
⑴聲樂創作----簡述群眾歌曲、抒情歌曲、合唱音樂的創作
⑵器樂獨奏曲----簡述民族器樂獨奏曲創作、鋼琴、小提琴獨奏曲創作、合奏音樂及管弦樂、交響樂創作
⑶簡述建國后17年的歌劇、舞劇音樂創作
⒉文革中的音樂創作(公元1966年----公元1976年)
⑴聲樂創作----語錄歌、歌曲創作、合唱
⑵革命樣板戲
⒊改革開放后的音樂創作(公元1976年-----公元1990年)
⑴多元的聲樂創作—歌曲創作、通俗歌曲創作、合唱
⑵歌劇與舞劇
⑶小型器樂獨奏
⑷室內樂重奏與“新潮音樂”的崛起
⑸交響音樂的繁榮
㈡參考書目
⒈《中國古代音樂簡史》夏野著
⒉《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第二次修訂版 ) 人民音樂出版社 汪毓和著
⒊《中國音樂通史教程》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梁茂春、陳秉義主編
相關推薦:2011考研大綱發布匯總(已發布)·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