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2018考研管理類聯考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的寫作,主要有如下特點:
——材料字數上,四百字左右,與往年類似;
——材料主題上,為“物質豐富是精神貧乏”,這其實是最近幾個月的次熱點話題;
——材料結構上,保持了:第一段背景介紹(引入),第二、三、四為論證主題,第五段為總結的五段段落結構;
——材料關鍵詞上,“因此”“只會”“一……就……”“抽樣調查”“只是”等關鍵詞是非常明顯的,這就是我在課程中一直在強調的閱讀方法之一;
——材料論證上,有些同學和我反饋說,“論證有效性分析感覺材料很對,無力反駁”,這其實在“閱讀方法、真題分析上”沒有下過功夫,統計推理、因果推理是材料的論證主要方法。
下面是大家提供的1篇參考范文:
物質豐富便促進人類精神發展嗎
材料通過一系列的論證,得出了“物質豐富便會促進人類精神發展”的結論,其論證過程存在諸多不當,現分析如下:
首先,“物質主義潮流”未必不會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虛”。人類精神世界的滿足是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即使一個人物質豐裕,如果其不能經營自己的情感、培養自己的興趣,其精神世界未必充盈。畢竟,物質滿足只是人類精神滿足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其次,物質生活得以滿足不必然就會注意到精神生活。畢竟,物質生活得以滿足不代表就會持續得以滿足,如果物質生活的維持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那么也是無法注意到精神生活的。即使維持物質生活不需要耗費精力,如果沒有意識到充盈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也一樣不會注意到精神生活。
再次,只有9%大學生認為物質生活會降低人的精神追求,未必能代表整個社會如是認為。且不說,沒有經過社會和工作的洗禮的大學生,是否能夠代表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年人,大學生往往尚未取得足夠的物質,其現階段對物質的認識未必代表其未來也是如此。
最后,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一定會促進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如果社會將物質財務用于人類精神世界以外的方面,比如軍事,那么人類精神世界未必得以發展。況且,如果社會的物質財務集中于少部分中,而大部分的人是無法獲取的,那么材料的推理便無法成立。
除了上述漏洞外,材料還存在不當歸因等其他謬誤,因此“物質豐富便會促進人類精神發展”的結論是值得商榷的。
相關推薦:
2018年考研答案 ※ 2018年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