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門:電影導演創作與理論
一、填空題(30分,每題各2分)根據以下提供的特征或概念判斷電影,請寫出電影名和導演
1、攜款出逃、禽鳥標本、、床上的人形凹陷,戀母情結
2、小島、失蹤的女友、一群人尋找、男人在結尾哭泣
3、剃頭的女人、肢體、沙子和汗、重復兩句旁白、意識流
4、男主角在桌下爬、在腳踝拴上繩索將人當風箏放
5、老鷹、喝完最后一口水將塑料桶扔掉、家庭錄像、一排干凈的鞋子
6、天上掉下一個燈、除了男主角之外所有人都在演戲、藍天上開出一道小門
7、找人給自己收尸、坐出租車和司機聊天、長鏡頭
8、老式打字機、潮濕的壁紙、走廊著火、女人背身坐在沙灘上
9、借面、第五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10、自由潛水,伙伴即對手,去南美坐火車,星光下海面嬉戲(出考場后死活記不起來的就是這道題——北太西注)
11、對著樹洞說話、船票、臺階上擦身而過
12、無果的偵破,女人衣服攤地上,澡堂里尋找嫌疑犯
13、大宰政,被開除的女教師,垃圾婆,一直等待姐姐的有病的妹妹
14、尋訪過去的女朋友、粉紅色、偵探愛好者鄰居、男主人公去過東京
15、脫下單衣當繩索、折斷的湯匙、深夜騎自行車的德國士兵、從頭貫穿旁白
二、選擇題(30分,每題各2分)找出最不正確的答案:
1、新現實主義
A、巴贊的《電影是什么》中提出“非職業演員、實景拍攝、長鏡頭”的理論啟發了它。
B、維斯康蒂、羅西里尼、德?西卡、柴伐蒂尼都是新現實主義藝術家。
C、《大地在波動》、《羅馬十一時》、《溫別爾托?D》、《偷自行車的人》都是代表作。
D、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側重內心現實而不屬于新現實主義流派。
2、電視電影
A、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
B 、1980年代之前我國沒有電視電影
C 、在電視上播出,不在影院放映
D、 用標清或者高清拍攝,不用膠片
3、高感光
A、適用于低照度
B、用來拍攝高調場景
C、顆粒較粗
D、隨著高感光技術的逐漸發展,拍攝越來越方便。
4、旁白
A 、不一定都是畫外音
B 、紀錄片解說詞也是旁白
C、 DOGMA法則中禁用旁白
D、《小城之春》、《鄉村牧師日記》、《野草莓》、《柏林蒼穹下》都用了旁白
5、第四代導演
A、是以文革前北影電影學院畢業生為主體
B、謝飛、鄭洞天、張暖昕是代表人物
C、“紀實美學”是其追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