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部分本科畢業生的名校身世和年齡優勢,缺少博士畢業生的高學歷和社會經驗,不知何時起,曾一度被人羨慕的碩士畢業生,在就業路上已經越走越艱難。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這不僅反映了部分學生在選擇讀研時缺少相應的職業規劃,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教育對人才培養定位的缺失,應該引起社會的反思和重視。
與本科生競爭的尷尬
不久前,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周常艷遇到了一件尷尬事:她在和本科畢業生競爭一個教師崗位時,筆試的考題是往年的高考試題,面試的考題是古詩詞背誦。面對剛剛放下高考題不久的本科生,周常艷失去了表現碩士畢業生優勢的機會。
哈爾濱理工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碩士畢業生王紅波有著同樣的經歷。她告訴記者,如果搞科研,碩士畢業生相對會有優勢,但如果是操作性強的工作,本科生倒是很“吃香”,因為碩士生能做的,本科生也能做。在薪酬上,碩士畢業生大多要求工資3000元以上,本科畢業生工資起點多是1500元左右,因此一些用人單位更愿意選擇工資要求相對較低的本科畢業生。
哈爾濱市一家考研輔導學校的負責人劉大偉說:“我們單位在招聘時肯定會選本科生而不選碩士生。一方面,本科生完全可以勝任學校的工作,另一方面碩士生要求相對較高,即便是愿意屈就,也多是一時‘落腳’,我們擔心碩士生跳槽。”
部分碩士生求職發現,在他們學歷提高的同時,年齡劣勢也在不斷增大。翟赟是南開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兩年前他不顧單位的挽留,辭掉了溫州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讀到碩士畢業時已29歲,很多用人單位看到他的年齡一欄都無奈地搖頭。
將于2010年6月畢業的黑龍江省某師范大學碩士生關學瑞談到求職則有著另一番尷尬。他就讀的學校是黑龍江省屬重點大學,但不是“985工程”大學,也不是“211工程”大學,使他與許多理想的就業崗位失之交臂。
與博士生競爭的無奈
賀曉敏是南開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的碩士畢業生,他告訴記者,當年在東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時就可以到某重點高中工作,但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將來有更好的就業機會,他選擇了讀研究生。
如今令賀曉敏頗感無奈的是,雖然三年的學習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無法找到一份滿意的高校教師工作。現在很多高等院校招聘教師時要求學歷是博士。他感慨道:“自己學歷提高的速度已趕不上用人單位選材標準提高的速度。”
南開大學文學院團委書記金鑫介紹,現在天津一些比較好的高中已經開始招聘博士生。在高中教師這個行業中,碩士畢業生已不具備絕對的學歷優勢,更何況進入高等院校,碩士學歷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碩士畢業生求職時,還面臨著另一個無奈的現狀,那就是用人單位對“科研項目”的要求。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巖說,因為所學專業比較注重技術的直接應用,所以多數相關單位要求在上學期間有與企業的合作項目。碩士生一方面理論知識積累相對不足,另一方面社會資源也不多,很少有人能拿到和企業的合作項目,即便拿到也多數是“參與人”的身份。而博士生具備學術上的優勢,科研能力較強,同時能掌握相對較多的社會資源,可以直接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拿到科研項目。
劉巖向記者訴苦說,她的簡歷已是很過硬的了,成績優秀,在本科、碩士階段拿了很多獎學金,以及優秀學生干部證書等,還積極參加了不少校內外活動,但由于只參與了一個與企業搞的“科研項目”,在與博士生的求職競爭中屢遭“重創”。
幺同學告訴記者,她以南開大學碩士畢業生的身份簽約了一所小學,周圍同學以及父母親朋都投來異樣的目光,但有誰知道求職時的尷尬和艱難呢!她感覺理想的單位都要求博士,為了留在天津,不得不選擇去小學當教師。她擔心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不會降低,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以后恐怕連這樣的機會也沒有了。
碩士生就業尷尬折射出人才培養定位的缺失
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月波介紹,自2000年以來,中國高校的畢業生基數從100萬激增到600多萬人,是原來的6倍,絕對數量的提高使學生就業越來越難,目前畢業生就業已逐漸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劉月波說,當前出現一些碩士畢業生求職很尷尬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一部分碩士生就讀的本科學校多是普通高校,再加上本科期間忙于考研,社會實踐經歷較少,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又專于業務,缺少包括協調能力、團隊能力、責任感在內的職業素質。而相比之下,名校的本科生沒有升學壓力,無論是學習環境、學習資源,還是社會實踐經歷都不處于劣勢。
南開大學社會學專家吳帆說:“隨著學歷的提高、知識儲備的積累,碩士畢業生在找工作中的優勢應該遠遠大于本科,但實際并非如此。”吳帆介紹,攻讀碩士研究生,如果打算以后從事科研工作,就應該注重理論研究、學術創造,如果打算從事應用型工作,就要注重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目前一些碩士研究生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求職方面的尷尬。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郝健指出,用人單位在招聘人員時很大程度上看重學歷、能力、魅力和經歷,尤其注重經歷,因此準備考研的同學要注意自己專業的社會需求,用人單位需求碩士學歷的專業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市場、財務、研發等方面,而像軟件編程、傳媒等實踐操作比較強的行業則多傾向于本科畢業生。
面對碩士畢業生求職的尷尬現狀,中國人力資源教學與實踐研究會副會長、南開大學教授崔勛認為,培養碩士的目標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碩士畢業生一部分應該成為后備科研力量,一部分應該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為用人單位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一般情況下,本科生應該知道怎么做,碩士生至少應該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但現實情況是一些碩士畢業生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不足以服人。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