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考試大綱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日語、俄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2005版);《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可招收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100所學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安徽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山東財政學院、廣西大學、海南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云南財經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學院、新疆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⑤教育碩士(EDM)
◆教育碩士的含義
1996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決議設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EDM),并于1997年開始招生試點工作。在短短幾年時間里,EDM教育已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領導及廣大中小學校教師的普遍關注。EDM教育招生人數逐年增加,1998年全國招生人數為1490人,2000年為3700人,2003年已增加到6970人,累計錄取已達到2萬。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在我國的設置,為中小學教師獲取研究生學位開辟了渠道。雖然我國早已建有教師進修制度和機構,但是這種進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統的,開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師可以系統地學習新知識,掌握學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養。
◆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的區別
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學位,前者是職業性學位,在我國被稱為專業學位,后者是學術性學位。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與學術性學位有所不同。學術性學位的培養方式以研究性為主,學位課程只要求學習三到四門,最后以研究論文為主要成果;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則以課程為主,同時也要求撰寫論文,一般需要學習十二門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大部分,公共課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外國語。專業課依學科教學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可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57所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西藏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廣州大學、揚州大學、寧波大學
⑥公共衛生碩士(MPH)
◆考試科目
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流行病學基礎、社會醫學,共計4門;其中,政治理論考試及面試由各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其余3門全國聯考。
考試語種為日語、俄語的考生,只限報考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吉林大學。
◆聯考考試大綱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日語、俄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2005版);《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衛生碩士每年的招生考試是10月聯考。
◆可招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山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山西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吉林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安徽醫科大學、鄭州大學。
⑦體育碩士
◆招生學科領域
設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組織、社會體育指導4個招生學科領域,每單位設招生領域一般不超過3個,且必須具有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考試科目
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體育綜合(包括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和運動生理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共計4門。
其中,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考試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時間自行安排。
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體育綜合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考試。
考試語種為日語、俄語的考生,只限報考北京體育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聯考考試大綱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日語、俄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2005版);《2007年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體育綜合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體育碩士每年的招生考試是10月聯考。
◆可招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天津體育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沈陽體育學院、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蘇州大學、南京體育學院、浙江大學、山東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廣州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
⑧其他專業學位研究生
軟件工程碩士(MSE)、工程碩士(ME)、會計專業碩士(MPACC)、建筑學碩士、臨床碩士、藝術碩士、風景園林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獸醫碩士專業學位等。
三、研究生招生趨勢
1國家和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
(1)社會對畢業研究生的需求總體上仍屬供不應求。我國目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總數為6,07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47%,與發達國家經濟起飛時所需專業技術人才比例7%的標準相比,眼下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缺口約三千萬人。
(2)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整體呈現良好態勢。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客觀上為畢業生的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開始,我國經濟形勢應該并已經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這必將增加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3)經濟全球化對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產生了有利影響。有關專家估計,自從入世后,我國至少會增加1,200萬個就業機會,這其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會優先。
(4)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國的飛速發展,對高新技術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相應造成了對高層次人才需求量較大。各地各行各業目前都在吸引高層次人才,例如,北京市的“人才直通車”政策、上海的“人才高地”政策等。
(5)我國社會對科學技術和人才越來越重視。目前我國許多單位雖然超編嚴重,但高層次人才缺少,普遍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低下的問題,并且很多單位都已經對“質量就是生命,人才就是效益”的提法達成共識。這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和發展前景。
(6)國家重視,畢業生就業的宏觀政策環境有利。黨和政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比以往更為寬松和更為有利的就業政策,體現了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高度重視。
2歷年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
(1)招生單位的數量,招生和報名人數
近年來,招生人數和錄取人數均以較大幅度遞增,招生單位數量、招生和報名人數均創歷史新高,而錄取率也呈總體上升之勢,這與我國自1999年開始的研究生擴招政策有密切的關系。在擴招政策背景下,各招生單位都逐年加大了研究生招生規模,加之本科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考研已經成為目前一大社會熱點。2001——2007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 年份報名人數增長人數增幅錄取人數報名錄取比例2007年1282萬07萬06%364萬284%(35:1)2006年1275萬103萬879%342萬2681%(37:1)2005年117萬227萬241%31萬2649%(38:1)2004年945萬148萬184%33萬3492%(29:1)2003年797萬174萬277%27萬3387%(30:1)2002年623萬163萬356%195萬3130%(32:1)2001年46萬68萬173%1105萬2402%(42:1)
(2)各省市招生單位數量及人數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的地區差異比較顯著,地域集中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北京市,由于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加上經濟發展快,就業前景好,一直是考研的熱點地區,其招生單位數量占全國總數的188%,招生人數占全國總數的133%。而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市,憑借其較強的辦學條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每年也吸引了大量考生的報考。此外,江蘇、湖北、陜西、遼寧、山東、廣東、四川、湖南等大省,在各項指標中也占據了相當的份額,也都是考生選擇的熱點地區。但同時,在相對落后的邊遠省份,由于辦學條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對偏僻,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內蒙古、廣西、貴州、海南、寧夏、青海、西藏等八個地區,招生單位總數僅占全國總數的60%,招生總數僅占全國總數的47%。
【推薦】專題:權威名師視頻解讀2009年考研各科大綱
考試吧:2009年考研各科大綱權威解析匯總
200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各高校招生簡章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