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前,一首貞觀長歌唱出了中華民族對外交往的最強音,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大唐的土地上交流、貿易;1300年后,現代中國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漢語也伴隨著中國的壯大而走向了世界,掀起了世界范圍的“漢語熱”,這直接引發了中華學子的“對外漢語熱”。
對外漢語≠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兼顧了東西方語言的特色與美麗。作為一門交叉應用型學科,它在課程設置上不同于一般大學中的語言文學專業。
對外漢語專業要學習3方面的知識:文學、文化和語言。文學包括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文化包括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語言包括漢語、英語,還有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的知識。對外漢語專業有突出的專業課程特色,其主干學科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主要課程有:基礎英語、英語寫作、英漢翻譯、現代、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與禮儀、國外漢學研究、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等。
對外漢語專業培養有較深漢語言文化功底、熟練掌握英語、日后能在國內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后備教師,或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對外漢語專業不是簡單地等于“外語+漢語”。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性。其“全名”是對外漢語教學,即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由于教學對象是外國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語即學生的母語,來解釋一些漢語問題。可以說,外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學里普遍開設的“漢語”專業一般是“中文系所研究的漢語語言學或者漢語言文學”,漢語教學主要是指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教學,目的是為了幫助母語是漢語的中國人用好漢語、漢字。而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教沒有漢語基礎的外國學生學會說漢語,能用漢語進行交際。
為什么大家會對對外漢語專業有這樣的誤解?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專業本身要求對外語、漢語都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在課程設置上類似于“外語系+中文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本身還沒有建立起自己成熟的學科體系,比較多地借助外語以及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的固有學科內容。
其實對外漢語專業也很接近教育學和心理學,它在漢語、外語之外,還要關注教學法、漢語教材等“教”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外國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學習語言中遇到的問題、學習語言的規律和方法等“學”的內容。但目前為止這兩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充分,沒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學科體系。
通俗一點的比喻,對外漢語教學專業是一只大鵬鳥,那么她的兩個翅膀,一個是漢語研究,一個是學習研究,中間的身軀是教學研究。至于外語工具(包括英語但不限于英語)則像是天上的順風,幫助這個大鵬飛得更快。
畢業去向有多種選擇
對外漢語專業培養的學生,除可在國內外學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還可在新聞媒介、國家機關、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據了解,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
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工作穩定,待遇較高。如今全球范圍內與“漢語熱”相對應的是“漢語教師荒”。來自中國國家對外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的信息表明,目前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萬人。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非常迫切;歐洲、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西方發達國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學習漢語。國際上學習漢語的熱潮,對于對外漢語專業人才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該專業不少畢業生在獲得碩士學位后,走上了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崗位。還有一大批學生經過深造,獲得國外碩士或博士學位后,在國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教育工作。
從事對外交流工作——以北京語言大學為例,近幾年不少對外漢語專業的畢業生進入外交部、商務部、文化部從事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分畢業生成為外資企業的職員,從事文秘及其他翻譯工作。剩下一部分則在新聞媒體、出版單位、文化管理等部門從事新聞采編、翻譯、文學創作等工作。
留學讀研——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英語熟練,到國外留學深造,語言有優勢。在國外求學,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體驗對外漢語教學的需求和現狀,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外國文化,對今后的發展大有裨益。
讀博或留校——對外漢語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漢語言文字學知識,了解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化,成為有專業素質的雜家。所以該專業的學生在讀博專業的選擇上更為自由,外語有優勢,出路相對寬廣。
理性報考,才能迎來“最好時光”
對外漢語專業作為近年崛起的“新貴”,迎來了“最好的時光”。但是考生也需要理性地報考。考生在選報這一專業之前,應冷靜思考自身及專業的情況,而后再決定是否報考。
據統計,“漢語熱”的興起使得對外漢語教師出現巨大缺口,目前缺口為100萬;到2010年,缺口將達400萬。相比整個人才市場嚴峻的就業形勢,對外漢語專業良好的就業前景吸引了大批學生報考。北京語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負責人介紹,從2006年起網絡學院開始招收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從報名人數看,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生人數超過了英語專業的學生。
但是,并不是所有對外漢語專業的畢業生都可以勝任對外漢語教師這種工作,據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一位專家介紹,近年來部分學校該專業盲目“擴招”,導致教師課程負擔過重,授課質量降低。另外,國外語言教學注重實用性,國內則偏于理論研究,國內外在教學觀念和教學體制上存在著較大差別,不少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很難適應國外的教學模式和社會工作。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應該注重教學的實踐性,依靠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贏得口碑和社會的信任,不可急功近利。
很多人認為,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對外語的要求很高,北京師范大學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專家指出,這其實是個誤解。事實上,學生都希望教師用漢語授課,這個道理就如同中國學生都希望外教帶來原汁原味的英語一樣。國外的漢語培訓機構有不少是用英文授課的,但最終的教學結果卻不盡人意。外語只是一種工具,并不是教學的關鍵所在。目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級人才中,學外語出身的人并不多。
對外漢語專業的發展與就業前景,總體來看還是很有優勢的,但樂觀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不能忽視的弊端。所以,考生在報考的時候要綜合自己的興趣和實力進行考慮,不要盲目地沖著熱門專業而去,最熱門的專業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專業,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