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vs法學碩士】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方向有較大不同的專業。法學碩士的教育屬于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就是我們常說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法律碩士則屬于專業學位教育的范疇,其教育更加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法律”是指職業領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是培養高層次的法律實踐專門人才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者的區別在于:
1.報考招生條件不同。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屬于專業碩士,報考法律碩士的從2000年起,不再允許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報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畢業生。對于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鼓勵報考法學碩士研究生。這項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試的競爭壓力。從2009年起,法學本科畢業生也可報考法律碩士。
2.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于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于實務。
3.培養方式不相同。①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②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加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行政管理vs公共事業管理】
1、報考條件不同
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的報考對象是主要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屬于學術型碩士。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碩士(MPA)的報考對象,限定為有4年或4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歷的政府部門以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此外應屆生不能報考。本專業碩士需要考核數學。
2、培養方式不同
行政管理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行政管理、政府監控、公共政策、城市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熟練運用一門外語,具有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勝任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公共組織的實際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級人才。
公共事業管理(MPA)針對應用性強的特點,在教學形式上采取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參與式研討和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著力培養和訓練MPA研究生認識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MPA研究生總攬全局、宏觀決策、處理復雜問題、依法行政、專業化管理、邏輯理解等能力的訓練。注重為企事業單位培養為公眾利益服務的專業人才,主要對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各種社會管理等公共事業的管理。
3、就業方向不同
行政管理的畢業生不僅能夠從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行政部門,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一般在公共部門從事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或是在咨詢公司為政府部門、公司企業及其他公共部門從事管理咨詢。
【海洋科學vs海洋技術】
相同點
要求對海洋感興趣或有所關注,同時必須有較為牢固的數學、物理、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此外,對實踐訓練也有一定要求。
不同點
學習內容
海洋科學:側重于將海洋作為一個整體對象進行研究,既包括水文、海洋運動,也包括海底地質、海中生物等,更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污染監測等內容。本專業對理論要求較高,除了地質、生物、水文等領域的知識,還必須掌握相關物理、化學內容,才能在實踐中游刃有余,對研究生來說,還需接受海洋科學研究的專門訓練。
海洋技術:側重于研究現有相關技術如何應用于海洋環境的一門學問。當代的研究趨勢主要鎖定于海洋探測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兩部分。由此,必須牢固掌握海洋學、地質學、生物學、環境學等相關課程知識。研究生階段對于海洋技術的主要標志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還有進一步探究,并著力提高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工作。
就業狀況
海洋科學:由于研究領域的地域限制和其他復雜原因,畢業生的擇業范圍也有一定限制,主要是擔任海洋研究員、海洋導航員等,如果是有志于做海洋研究,也可以海洋科學家為長遠目標。
海洋技術:主要在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產、環保等領域從事研究工作,而氣象局、海洋局、交通部門、軍事部門、開采石油的海上平臺等也需要此類技術與人才。
【民族學和民俗學】
民族學和民俗學同屬法學碩士下的學科,畢業后頒發的都是法學碩士學位。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民族學是法學一個二級學科,本科開設有該專業的學校不在少數;民俗學歸屬法學類二級學科社會學,本科開設的學校較少,主要是集中在研究生以上階段。
民族學專業是研究民族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專業。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分析文獻資料和比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家庭婚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道德規范、思想意識等。
這個專業和社會學一樣都屬于法學。從事律師、檢察官、公證員之類的工作是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的,通過了司法考試是你最大的資本,也是擇業中的最大競爭力,但是過了司法考試成為了律師也是要依托于一個行業背景下的,比如本科學的是金融,做了律師以后就可以專門打金融方面的官司或者在金融公司做法務,配合投行上市等等,如果本科是歷史學,研究生是民族學專業,以這個為背景,研究生學歷,英語再棒一點,通過司法考試,進一個大律所做律師,或者進一個大企業做法務基本沒問題的。
民俗學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的態度,對歷史與當代的民俗事象,進行調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論證,探求它的本質結構、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生、發展、傳承、演變、消亡的規律,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服務。
民俗學是一門幫助人們認識歷史與文化、改造現實社會生活的人文科學。它包括對民俗事象的理論探索與闡釋、對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研究與敘述、民俗學方法論以及對民俗資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的探討。
相對熱門專業就業而言,民族學和民俗學均屬于比較冷門的專業,其就業特點比較廣泛,一般畢業學生均是服務于國家事業單位、高校等、單位。這兩門學科屬于學術研究型科學,相對于有意向繼續深造的讀博的同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2017考研備考資料、考研經驗!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