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真題答案 ※ 真題答案下載 ※ 對答案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美好明天課堂自考學歷中心
專業:漢語言文學本
科目:【中國現代文學史】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6.【題干】語絲社
【答案】(1)語絲社得名于《語絲》周刊。主要撰稿人有孫伏園、周作人、魯迅、林語堂等。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以散文創作為主的刊物,主要發表雜感、短評、小品等。
(2)語絲社作家的散文創作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語絲文體”,這種文體在思想內容上任意而談,斥舊促新,在藝術上以文藝性短論和隨筆為主要形式,潑辣幽默,諷刺強烈。
【考點】文學革命與“五四”新文學——概述
27.【題干】《金鎖記》
【答案】《金鎖記》是張愛玲的小說代表作。作品主要刻畫了曹七巧這個人物形象,她扛著金錢的枷鎖,精神上一片空虛,長期的情欲壓抑竟造成了她變態的性格,作品揭示了壓抑人性的封建文化對人心靈的巨大戕害。
【考點】40年代文學——國統區文學創作
28.【題干】北京詩群
【答案】北京詩群代表詩人主要有海子、西川、駱一禾、牛波、嚴力、阿吾等。他們堅持嚴肅認真的詩歌精神和人文傳統,著力于對人類精神家園的追懷與守護。 主要特色是浪漫性和唯美性。
【考點】新時期文學——新時期詩歌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29.【題干】簡析沈從文《邊城》的文化意蘊。
【答案】(1)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展開,追求的是傳神寫意,呈現出美麗的人生境界;
(2)展現的人生形式的真實性,并融入作者的理想;
(3)故事包含強烈悲劇性,人在環境面前順乎自然、安于命于的人生態度;
(4)表現人性之“常”,有意回避政治、經濟角度表現社會斗爭,重造民族品德。
【考點】30年代文學——沈從文
30. 【題干】簡析趙樹理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答案】
(1)在人物塑造上,趙樹理借鑒了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手法,既注重在敘述故事中介紹人物,又注重以人物的行動來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2)《小二黑結婚》中二諸葛老實、善良、膽小怕事,封建思想、家長作風嚴重,軟弱迂腐的農民形象;三仙姑被封建糟粕腐蝕、沾染惡習的女性形象,游手好閑、貪圖享樂、生活作風輕浮,和女兒爭風吃醋。
(2)《李有才板話》中的三類農民形象,有成長中的青年農民——小順、小保等小字輩,與閻恒元斗爭的中堅力量,但是思想認識局限;有生活斗爭經驗的老貧農——李有才,有革命要求,機智應變,以快板為武器揭露陰謀詭計;落后不覺悟農民:老秦,受盡欺壓,鄙視窮人,畏懼當官,認為窮人造反大逆不道。
【考點】40年代文學——國統區文學創作
31.【題干】簡析羅廣斌,楊益言小說《紅巖》的藝術特點。
【答案】(1)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和驚心動魄的斗爭場面塑造英雄群像。作品主要描寫重慶地下黨和被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共產黨人的頑強斗爭,這一題材決定其矛盾沖突是必然尖銳的。
(2)采用多線索的網狀結構方式,全書通過一些重點人物的活動,將白公館的渣滓洞集中營的斗爭、重慶地下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及華鎣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斗爭等三條線索聯系起來,以獄中斗爭為主線,以城市地下斗爭和農村武裝斗爭為副線,反映解放前夕重慶山城革命斗爭的真實面貌。
【考點】50至70年代文學——“十七年”的小說
32.【題干】簡析巴金散文《隨想錄》的思想價值。
【答案】(1)強烈的“說真話”的意識促使巴金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嚴格的自審
(2)由自己的磨難推及整個民族所蒙受的磨難,由自己的痛苦推及整個民族所受的痛苦。
(3)通過對親朋故人的無窮哀思,控訴了造成許多人人間悲劇的“文革”。
【考點】新時期文學——新時期散文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3.【題干】結合《紅燭》《死水》中的具體作品,論述聞一多愛國主義詩篇的思想內容。
【答案】
(1)聞一多詩歌多表達歌頌祖國、思戀祖國、愛國主義情思。
(2)貫穿《紅燭》和《死水》的詩魂,是聞一多濃烈、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思。在詩人的心目中,他眷戀的家與國緊緊相連,祖國與中華文明不可分割,他所愛的是一個具有千年文明傳統的文化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聞一多代表了多有身在異國心念故鄉的炎黃子孫的共同情感。
(3)在詩歌中抨擊了金元帝國的罪惡,護衛民族尊嚴,抒寫華工的勞碌和遭受凌辱的境遇,喊出對民族壓迫的沉痛抗議。
(4)在《死水》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國現實的作品中,為故國大地和陷于苦難的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聲,表現出自己希望破滅的深深痛楚,另一方面又對復興中國抱著堅定的信念,并努力呼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
【考點】文學革命與“五四”新文學——詩歌創作
34.【題干】結合作品內容,分析曹禺話劇《雷雨》中的繁漪的形象。
【答案】
(1)繁渏出身名門,知書達理,新思潮的沖擊使她自我意識覺醒,她渴望得到自由和幸福,然而卻生活在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她痛苦地忍受著周樸園的專制,她的性格被扭曲,變得乖戾陰郁,最后爆發為反抗與報復。(2)繁漪與周萍的關系,應歸結為她正當的愛情要求被環境逼成畸形發展的悲劇,在周公館那個專制家庭里,周萍是唯能慰藉她心靈的寄托,她不顧一切地緊緊抓住周萍不放,顯示了個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氣。繁漪為了愛,付出了全部的身心,舍棄了名譽、名分,一旦發現這一切換來的只是再一次受騙,她的恨就爆發了。在“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的情感驅使下,她最終點燃了燒毀周公館這座地獄的導火索,同時也毀滅了自己。
(3)“雷雨”般的性格,對封建勢力及其道德觀點的大膽視和勇敢反叛,使繁漪成為五四新文學人物畫廊里一個令人矚目的具有強烈時代精神和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考點】30年代文學——曹禺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聲明:本文為考試吧原創文章,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2021年4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21年4月自考答案pdf下載
2021年4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