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教學方法的選擇取決于教師的個性、風格和
A.年齡
B.經驗
C.性別
D.氣質
2.科學活動包括了三個基本要素,即探索、考驗和
A.假設
B.解釋
C.推理
D.判斷
3.推廣0.618黃金分割法的科學家是
A.華羅庚
B.陳景潤
C.李四光
D.楊振寧
4.最根本、最主要的實踐應該來自
A.應用
B.觀測
C.實驗
D.操作
5.數據處理、數據通訊、過程控制、模式識別可統稱為
A.信息加工
B.信息控制
C.信息處理
D.信息操作
6.適用于評價模糊教育現象的評價類型是
A.宏觀評價
B.微觀評價
C.定量評價
D.定性評價
7.科學意識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是兩方面,即參與意識和
A.探索意識
B.實踐意識
C.質疑意識
D.競爭意識
8.泰勒創立的創造性教學模式的目標是
A.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B.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C.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
D.發展學生的多種才能
9.善于全面、深入、正確地認識事物特點的能力是
A.分析能力
B.歸納能力
C.觀察能力
D.抽象思維能力
10.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方式稱為
A.教學方式
B.教學藝術
C.教學策略
D.教學方法
11.基礎教育階段的基本特征是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
A.科學思想的繼承性
B.教育評價的基礎性
C.教育目標的基礎性
D.科學知識的繼承性
12.評價方法的科學水平決定了評價的科學性和
A.現代性
B.客觀性
C.多樣性
D.有效性
13.過去的百分制既是對教學的監控管理手段,也是對
A.教師評價的方法
B.學校評價的方法
C.學生評價的方法
D.課程評價的方法
14.科技競賽的類型一般包括發明競賽、模型競賽、智力競賽和
A.論文競賽
B.特長競賽
C.演講競賽
D.學科競賽
15.在科學教育中除了要進行精神、法律等廣泛的社會教育,還要著重進行
A.語言教育
B.道德教育
C.技術教育
D.人文教育
16.指導青少年利用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通過實際操作,獨立完成某種實物作品的活動方式是
A.制作法
B.教練法
C.自學法
D.研究法
17.組成計算機微處理器的是控制器和
A.軟件
B.硬件
C.運算器
D.存儲器
18.科學技術知識的綜合化發展,實質上就是科學研究的
A.縱深化發展
B.科學化發展
C.多元化發展
D.集約化發展
19.具有形象思維功能的是
A.左腦
B.右腦
C.大腦
D.小腦
20.考試分數的評價僅僅限于學生的
A.學習能力
B.學業范圍
C.認知水平
D.年齡階段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科學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A.客觀性
B.理智性
C.實踐性
D.準確性
E.進取性
22.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包括
A.教育外部的社會環境
B.教育內部的大環境
C.教學環境
D.物質環境
E.精神環境
23.現代科學的認識論特點有
A.研究的完整性
B.研究對象的多學科性
C.研究方法的多樣性
D.學科的多對象性
E.科學研究的信息化
24.創造探討式科學教學的階段包括
A.把握問題
B.推論
C.設計驗證
D.解釋
E.發展推廣
25.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主要任務是形成
A.道德結構
B.知識結構
C.價值規范結構
D.能力結構
E.思維結構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使教育、教學工作,教育方案和教育結果不斷得到完善、促進和提高,從而達到整體優化是評價的功能之_______。
27.人腦左半球處理輸入信息是以______方式。
28.求實是科學精神的基礎,因為科學的基礎必須是______。
29.在某課程中,要求學生會閱讀電表,獲得使用不同電器用電的概念,此課程屬于______。
30.遺傳信息的貯存、復制與表達的主要執行者是_______。
31.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糾正學生討論的___________。
32.等級評分制改革的一個重要保障是加強__________。
33.印證了馬克思的早年預見“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的是科學的__________。
34.“克隆”的含義是___________。
35.基礎教育改革,既要重視科學教育,又要加強__________的教育。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生態學
37.內化學說
38.立論論文
39.科技活動中的討論法
40.科學勞動硬件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科技能力,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哪幾方面的能力?
42.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相互作用的機制是在哪些層次中實現的?
43.簡述在組織學生從事科學探索活動時,對輔導教師的要求。
44.簡述在創造性探討教學中應怎樣盡量使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聯系實際,試分析選擇科技活動的內容應注意的問題。
46.試論中小學生應掌握的一般科學方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