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指(BCD)。
A.它是直接的生產力
B.它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
C.它是潛在的生產力
D.它滲透到生產力基本要素中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E.它是生產力的獨立要素
6.22.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基礎,這是因為生產資料所有制(CE)。
A.是任何時代人們的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
B.是區分社會經濟結構和經濟基礎的基本標志
C.決定生產關系的其他方面和環節
D.決定生產力的產生和發展
E.決定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如何結合
6.23.國家的實質是(BC)。
A.調和階級矛盾
B.階級統治的工具
C.以軍隊為主要成分的暴力機器
D.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機構
E.獨立于社會之上的力量
6.24.國家按其類型來說,可包括(AB)。
A.剝削階級的國家
B.無產階級的國家
C.君主專制的國家
D.民主共和制國家
E.君主立憲制國家
6.25.劃分技術社會形態的標準是(DE)。
A.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
C.生產關系
D.生產力和技術發展水平
E.與生產力和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產業結構
6.26.歷史唯物主義的決定論是一種承認社會歷史發展具有(BCD)。
A.純粹的偶然性
B.客觀規律性
C.必然性
D.因果制約性
E.非本質聯系
6.27.社會形態發展的多樣性表現在(ABCD)。
A.處于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具有各自的特點
B.各個國家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所具有的典型意義不同
C.人類社會在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的轉變時,不同國家和民族所采取的過渡形式各有特點
D.不同國家和民族所處的社會形態具有復雜性
E.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發展是按照同一模式進行的
6.28.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系是(CDE)。
A.統一性中沒有多樣性
B.多樣性中沒有統一性
C.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性
D.多樣性是統一性中的多樣性
E.社會形態發展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結合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