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考毛澤東思想概論材料分析題練習及答案匯總
1、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認為正確地理解了這些問題及其相互關系,就等于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試回答:
(1)這些基本問題是什么?
(2)這幾個基本問題之間的關系。
(3)懂得這幾個基本問題之間的關系對中國革命的意義。
[答案](1)這些基本問題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2)這幾個基本問題之間的關系: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統一戰線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裝斗爭,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的兩個基本特點;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是掌握這兩個武器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3)懂得這幾個基本問題之間的關系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的意義。中國革命的歷史表明,在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的關系方面,當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地處理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或被迫分裂統一戰線的問題時,黨的發展、鞏固就前進一步;反之,我們黨的發展、鞏固就要后退一步。在黨的建設和武裝斗爭的關系方面,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才能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大旗,才能從實際出發,走上符合中國國情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素質和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從而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奠定堅強的武裝力量的基礎。在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的關系方面,統一戰線是實現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政治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戰線離不開武裝斗爭。如果黨不在聯合資產階級時又同它進行堅決的、嚴肅的、“和平”的斗爭,黨就會瓦解,革命就會失敗;同樣,如果黨在被迫同資產階級、主要是大資產階級分裂時,不進行堅決的、嚴肅的武裝斗爭,黨也會瓦解,革命也會失敗。只有正確理解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系,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國革命。
[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主要法寶。
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這篇文章中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十八年革命歷程,提出了關于中國革命三個主要法寶的著名論斷。毛澤東指出:“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毛澤東同時指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統一戰線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裝斗爭,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的兩個基本特點;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是掌握這兩個武器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只有正確理解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系,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國革命。
2、材料: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斗爭,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戰爭。”在總結中國無產階級同中國資產階級和其他階級的統一戰線的歷史規律時提到第五條:“無產階級的堅固的同盟者是農民。”結合材料分析:
(1)為什么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2)試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實質是農民戰爭?
[答案](1)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就決定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農民是封建勢力的主要壓榨對象和帝國主義的主要掠奪對象,因而它們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基本上是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爭。農民是中國軍隊的主要來源,不同時期的人民武裝力量——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絕大部分是穿著軍裝的農民。人民軍隊的產生和發展是依靠農村,依靠農民,依靠根據地的建設。中國的武裝斗爭正是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土地革命或減租減息相結合,發動農民支持和參加革命戰爭,才形成人民戰爭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毛澤東指出:在中國,只要一提到武裝斗爭,實質上即是農民戰爭,黨同農民戰爭的密切關系即是黨同農民的關系。中國革命進行長期的武裝斗爭,主要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游擊戰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為著革命的最后勝利,要準備、積蓄和鍛煉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夠的時候和強大的敵人作決定勝負的戰斗,就必須到落后的農村去創建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依靠廣大農民,開展游擊戰,把農村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借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域的兇惡敵人,借以在長期的戰斗中逐步地奪取革命的全部勝利。
[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中國武裝斗爭的實質。
至于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材料提到“無產階級的堅固的同盟者是農民。”因為中國是半殖民的半封建社會,農業大國,農民不但受到封建地主壓迫,同樣受到帝國主義的掠奪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斗爭,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戰爭。無產階級的堅固的同盟者是農民。決定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至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實質是農民戰爭的問題,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斗爭,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戰爭。農民是中國軍隊的主要來源,人民軍隊的產生和發展是依靠農村,依靠農民,依靠根據地的建設。中國的武裝斗爭正是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土地革命或減租減息相結合,發動農民支持和參加革命戰爭,才形成人民戰爭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黨同農民戰爭的密切關系即是黨同農民的關系。中國革命進行長期的武裝斗爭,主要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游擊戰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到落后的農村去創建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依靠廣大農民,開展游擊戰,把農村造成偉大的革命陣地。在長期的戰斗中逐步地奪取革命的全部勝利。
3、材料: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中談到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時指出:“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生,有其獨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發展,亦必有相當的條件。”
請回答:中國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答案] 中國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1)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這一基本國情為中國革命能夠在農村建立革命政權提供了根本條件。第一,由于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數現代化工商業城市,又有廣大的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特征的農村,農村可以不依賴于城市而獨立存在,且統治階級的力量相對薄弱,這就為無產階級在廣大經濟落后的農村發動農民,開展武裝斗爭,建立紅色政權創造了經濟和政治條件。第二,由于中國政治發展不平衡,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國進行劃分勢力范圍的爭斗,并表現為各派軍閥勢力之間的混戰。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帝國主義和軍閥之間的矛盾乃至戰爭,為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發展創造生存空間。
(2)國民革命的政治影響的存在為紅色政權的生存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中國紅色政權首先發生和能夠長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種并未經過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例如四川、貴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 兩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群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例如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省。這些省份的許多地方,曾經有過很廣大的工會和農民協會的組織,有過工農階級對地主豪紳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許多經濟的政治的斗爭。良好的群眾基礎是革命根據地生根發展的土壤。因此,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歷史影響和保存下來的力量,來建立和擴大農村根據地。
(3)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發展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又一個客觀條件。全國革命形勢若不是繼續地向前發展,而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停頓,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蔣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國民黨政權,不僅未能解決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相反,卻使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激化。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中國革命的形勢必然繼續向前發展,這有利于根據地紅色政權的建立和鞏固。
(4)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必要的主觀條件。人民軍隊是紅色政權的支柱和實現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關鍵。毛澤東指出: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更不能造成長期的和日益發展的割據局面。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5)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錯誤,是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主觀條件,同時也是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證。
[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的主要思想。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回答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現實可能性。毛澤東在此文中重點談到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時指出:
“第一,它的發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的國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因為這種奇怪現象必定伴著另外一件奇怪現象,那就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著的各派新舊軍閥,從民國元年以來,相互間進行著繼續不斷的戰爭,這是半殖民地中國的特征之一。不但全世界帝國主義國家沒有一國有這種現象,就是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也沒有一處有這種現象,僅僅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中國這樣的國家才有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湘贛邊界的割據,就是這許多小塊中間的一小塊。有些同志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往往懷疑這樣的紅色政權的存在,而發生悲觀的情緒。這是沒有找出這種紅色政權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正確的解釋的緣故。我們只須知道中國白色政權的分裂和戰爭是繼續不斷的,則紅色政權的發生、存在并且日益發展,便是無疑的了。
第二,中國紅色政權首先發生和能夠長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種并未經過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例如四川、貴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兩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群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例如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省。這些省份的許多地方,曾經有過很廣大的工會和農民協會的組織,有過工農階級對地主豪紳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許多經濟的政治的斗爭。所以廣州產生過三天的城市民眾政權,而海陸豐、湘東、湘南、湘贛邊界、湖北的黃安等地都有過農民的割據。至于此刻的紅軍,也是由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和接受過工農群眾影響的國民革命軍中分化出來的。那些毫未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毫未接受過工農影響的軍隊,例如閻錫山、張作霖的軍隊,此時便決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紅軍的成分來。
第三,小地方民眾政權之能否長期地存在,則決定于全國革命形勢是否向前發展這一個條件。全國革命形勢是向前發展的,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全國革命形勢若不是繼續地向前發展,而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停頓,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現在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所以,不但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于全國政權的取得。
第四,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若只有地方性質的赤衛隊而沒有正式的紅軍,則只能對付挨戶團,而不能對付正式的白色軍隊。所以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更不能造成長期的和日益發展的割據局面。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第五,紅色政權的長期的存在并且發展,除了上述條件之外,還須有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本題提醒我們,通讀毛澤東的主要著作是學習好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形式。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