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提出“迷狂”說的古希臘哲學家是(B)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德謨克里特
4.2.“回憶說”在柏拉圖的美學理論中涉及審美的(A)
A.一般規律 B.特殊現象
C.不可知性 D.虛幻性
4.3.在亞里士多德的美學理論中,悲劇的作用在于(C)
A.懲惡揚善 B.愉人耳目
C.凈化心靈 D.克制欲望
4.4.西方美學十八世紀出現的轉向集中體現在(B)
A.德國古典主義美學 B.英國經驗主義美學
C.分析美學 D.語義學美學
4.5.將審美經驗明確地歸結為情感活動。(D)
A.奧古斯丁 B.哈奇生
C.伽達默爾 D.休謨
4.6.康德提出了“游戲說”,其核心在于想象力和知性之間的(B)
A.齟齬不合 B.協調一致
C.似是而非 D.互為前提
4.7.科學主義美學的思想基礎是(A)
A.邏輯經驗主義 B.社會實證主義
C.語言學 D.自然主義
4.8.在現代美學體系中,科學主義美學的對立面是(C)
A.社會主義美學 B.印象主義美學
C.人本主義美學 D.經驗主義美學
4.9.分析美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
A.維特根斯坦 B.叔本華
C.海德格爾 D.杜威
4.10.“直覺是把握生命及其生成過程的唯一方法!边@一論點來源于(C)
A.尼采 B.維特根斯坦
C.叔本華 D.柏格森
4.11.在解釋學的“本體論轉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物是(C)
A.施萊爾馬赫 B.狄爾泰
C.海德格爾 D.胡塞爾
4.12.系統的解釋學美學形成于(B)
A.海德格爾 B.伽達默爾
C.胡塞爾 D.維特根斯坦
4.13.美感理論建立在思維方式的基礎上。(C)
A.形式邏輯 B.經驗主義哲學
C.形而上學二元對立 D.自然主義
4.14.審美經驗在根本上是的一種重要形式。(A)
A.人生實踐 B.日常生活
C.閱讀接受 D.藝術創造
4.15.自然對象的道德內涵在中國一般體現在(A)
A.自然特征比附人類道德 B.寫作抒情性
C.激發主體道德體驗 D.抒情的泛道德化
4.16.審美經驗在根本上是一種(D)
A.理性活動 B.思維活動 C.感官反映 D.非理性活動
4.17.主張非理性是一種低級混亂的認識,這一觀點是出于——的偏見。(C)
A.科學主義 B.自然主義
C.形而上學 D.辯證法
4.18.審美經驗的本質直觀性是在于它把理性從解放出來。(C)
A.客觀 B.推理
C.概念 D.判斷
4.19.有人說,因為審美經驗是直接將形式與自身感受相聯系,所以無法把握本質。在這里他混淆了(A)
A.外觀與現象 B.直覺與本質
C.形式與外觀 D.感受與直覺
4.20.審美經驗也可能產生功利的效果,從對象角度來看(C)
A.接受者有受教育的意愿 B.對象是有形式的
C.對象的形式是與內容結合的 D.審美愉悅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快感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