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數:
在浮點數據編碼中,對階碼所代表的指數值的數據,在計算機中是一個常數,不用代碼表示。
2. Cache:
位于CPU與主存之間的高速緩存,用來存放當前頻繁訪問的內容
3. 段頁式管理 :
一種虛擬存儲器的管理方式,將存儲空間按邏輯模塊分成段,每段又分成若干個頁。
4. 隨機存取方式:
可按隨機地址直接訪問任一存儲單元,存取時間與單元位置無關。
5. DRAM:
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即需要采取動態刷新的RAM。
6. 虛擬存儲器:
依靠操作系統和磁盤的支持,用戶編程時可以使用一個比真實內存大得多的存儲器,該存儲器稱為虛擬存儲器。
7. 邏輯地址:
程序員編程時使用的,與內存物理地址無固定對應關系的地址。
8. 堆棧 :
按先進后出(也就是后進先出)順序存取的存儲的存儲組織(區)。
9. 立即尋址方式:
操作數直接在指令中給出(或:緊跟指令給出),在讀出指令時可立即獲得操作數。
10. 直接尋址:
由指令直接給出操作數的存儲地址。
11. 寄存器間址:
由指令給出寄存器號,指定寄存器中存放者操作數據的存儲地址。
12. RISC :
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只采用使用頻度高、簡單、執行速度快的指令類型。
13. 時鐘周期:
由主頻脈沖定義得一個定長的基本時間段,通常一個時鐘周期完成一步操作。
14. 微程序控制器:
將執行指令所需要的微命令以代碼形式編成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存入一個控制存儲器,需要時從該存儲器中讀取。按這種方式工作的控制器稱為微程序控制器。
15. 硬連接控制器:
由組合邏輯構成的控制器,也稱組合電路控制器。組合邏輯電路是由“與”門、“或”門以及“非”門等電路構成的不具有記憶能力的數字電路,
16. 主設備 :
申請并獲得總線控制權的設備,在收發雙方中主動的一方。
17. 同步通信方式:
在采用這種方式的總線傳輸中,各設備從一個公共的(統一的)時序信號中獲得定時信息(或:由統一的時序信號進行同步定時。)或指出:其明顯特征是由一定頻率的時鐘信號定義了等間隔的時鐘周期。
18. 總線:
一組可由多個部件分時共享的信息傳輸線。
19. 程序查詢I/O方式:
啟動I/O設備后,CPU程序查詢,若未準備好則等待,若條件已具備則執行I/O操作。
20. DMA 方式 :
直接依靠硬件實現主存與外設之間的數據直接傳輸,傳輸過程本身不需CPU程序干預制器中的中斷機構當字計數器為0時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