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斷
1、 貨幣活動和信用活動的結合標志著古代的貨幣經營業向現代銀行業的轉變。
2、 貼現和貸款都是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3、 商業銀行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的主要特征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
4、 政策性金融機構一般都是國有的金融機構。
5、 我國傳統的四大專業銀行,實際上就是現在所稱的專業銀行。
6、 辦理保險業務是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
7、 儲蓄銀行與投資銀行一樣都不可以吸收支票賬戶存款。
8、 金融體系中的交易成本問題主要是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
9、 銀行作為金融中介,其貸款大多是交易性貸款。
10、同業存款一般是大銀行將錢存在小銀行,以此為小銀行提供資金援助。
11、一般情況下,儲蓄存款的利率的高低是介于支票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間的。
12、貸款損失準備是為防止貸款的損失出現而提取的準備,對這部分準備也必須交納稅款。
13、中央銀行投資證券的目的與其他機構一樣,也是為了盈利。
14、特別提款權只能用于國家間的債務清算。
15、所有國家的商業銀行都只對支票存款提取法定準備金,而對其他存款則沒有必要提取。
16、 超額準備金是商業銀行自有的準備金中按照中央銀行所規定的法定準備金的比率提取的。
17、政府持有債券是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18、一般的說,銀行的流動性資產比重較高,銀行的盈利性越好。
19、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是發放長期貸款。
20、票據發行便利是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21、當利率敏感性資產大于利率敏感性負債時,利率下降會引起銀行凈收益增加。
22、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23、按西方的銀行體系,儲蓄銀行是商業銀行的一種形式。
24、 超額準備金e與借入資金成本有直接聯系,當借入資金成本低時,e上升,反之,e下降。
25、當利率敏感性資產大于利率敏感性負債時,利率下降會引起銀行凈息差擴大。
26、按照西方的銀行體制,投資銀行是專業銀行的一種形式。
27、商業銀行的資產都能給銀行帶來收益。
28、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只包括支票存款和借款。
29、商業銀行資本越多越好。
30、票據持有人將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貼現時,銀行應按票據金額付現。
31、商業銀行發行的債券,具有本票的性質。
滿足流動性需要的第一道防線是銀行所持有的短期證券和短期貸款,因為它們具有較強的流動性。
17、當使銀行效用達到最大的資本量C小于法定資本金C0時,銀行應從自身的效用出發持有C規模的資本。
18、超額準備金是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存放的準備金。
19、股東產權或資產凈值是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