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評價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是否優越,主要看它是否( )
A. 提高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 B. 貫徹按勞分配原則 C. 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D. 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17.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 )
A. 不斷提高公有化程度 B.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C. 搞好精神文明建設 D. 實現共同富裕
18.“走合作化道路”是我國建國初期采取的( )
A. 改造個體私有制的辦法 B. 改造民族資本的辦法 C. 剝奪官僚資本的辦法 D. 剝奪民族資本的辦法
19.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不協調的矛盾
B. 人口增長與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D. 現代化的大城市與落后的農村之間的矛盾
20.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體現著( )
A. 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B. 對外開放的本質要求 C. 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D. 改革開放的本質要求
21.我國目前正處在( )
A. 過渡時期 B. 工業化初期 C. 計劃體制與市場體制并存期 D.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2.金融市場是隨著( )的發展,適應資金流動的需要而形成的。
A.信用 B.資本主義 C.商品經濟 D.市場經濟
23.所謂市場調節是指市場( )
A.機制的調節 B.體制的調節 C.體系的調節 D.組織的調節
24.市場機制的核心是( )
A.供求機制 B.價格機制 C.風險機制 D.競爭機制
25.調節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市場信號主要是指( )
A.價格信號 B.供給信號 C.需求信號 D.競爭信號
26.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以( )
A.競爭為基礎 B.價值為基礎 C.貨幣發行量為基礎 D.商品供求關系為基礎
27.在商品價值的形成過程中,將生產資料價值轉移到商品價值中的勞動是( )
A.復雜勞動 B.簡單勞動 C.抽象勞動 D.具體勞動
28.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經濟關系的勞動形式是( )
A.個別勞動 B.具體勞動 C.抽象勞動 D.私人勞動
29.生產不同使用價值的不同性質和不同形式的勞動是( )
A.必要勞動 B.社會勞動 C.具體勞動 D.抽象勞動
30.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是( )
A.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價值
B.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沒有價值
C.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有使用價值
D.沒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沒有使用價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