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三、論述題
1、論述影響組織結構選擇的因素。
確立組織結構的維度、選擇組織結構的類型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環境。如果環境是穩定的,組織結構常常是機械的;如果環境是不穩定的,組織結構常常是有機的。
2)技術。隨著環境從簡單到復雜,從穩定到多變,隨著技術從簡單到復雜,組織結構從職能結構經由分部結構、矩陣結構過渡到網絡結構。
3)戰略。戰略改變,組織結構隨之也應該改變。
4)組織規模。組織規模的大小聯系著不同的組織結構特征。
5)組織生命周期。組織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創業、集合、正規化以及精細階段,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組織結構特征。
2、論述行為科學時期組織理論的基本特點。
行為科學是運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工作環境中個人和群體行為的一門綜合性和交叉性學科。行為科學時期的組織理論基本特點是:
1)組織是一個心理、社會系統;
2)組織是一個平衡系統;
3)組織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的機構;
4)組織具有非正式的一面;
5)組織是一個影響力系統;
6)組織是一個溝通系統;
7)組織是一個人格整合系統;
8)組織是一個人-機的配合的系統。
行為科學時期的組織理論對于組織問題的研究和管理都是一場革命。它們更多地研究組織的動態方面,強調收集實證資料,以及強調非正式組織。
3、論述組織結構及其主要維度。
組織結構是指組織成員為完成工作任務、實現組織目標,在職責、職權等方面的分工、協作體系。組織結構的主要維度包括:
1)專門化。指工作分工的粗細程度。
2)組織層次。指從最基層員工到最高層經理所具有的等級數目。
3)管理幅度。指向一個主管直接匯報工作的下屬的人數。
4)集權水平。指決策權集中于哪一職權等級。
5)正規化。指組織中使用書面文件的數量。
6)標準化。指用同一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7)復雜性。指組織各部分的數量。
8)職業化。指員工接受正規教育、正規培訓的水平。
9)人事比例。指組織負責人員的分布比例。
4、論述組織學習及其過程。
組織學習是指旨在幫助各類組織開發、使用各種知識以持續提高組織有效性的變革過程。
組織學習過程包括四個相互聯系的階段:
1)發現;指識別出追求的目標與實際的狀況之間存在的差距。
2)發明;指設計各種解決辦法以縮小差距。
3)生產;指執行解決方案;
4)概括;指得出解決方案是否有效的結論,并運用到其他條件下。
5、論述促進溝通的一般途徑。
促進溝通的一般途徑主要包括:
1)開放的溝通。從封閉的溝通到開放的溝通是一個連續體。開放溝通雙方是坦誠的,溝通的信息是明晰的,溝通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2)建議性反饋。通過反饋,人們之間共享思想與感受。反饋應當是建設性的,即有助于溝通的持續進行。
3)適當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指個體把有關自已的信息溝通給別人。
4)主動傾聽。主動傾聽對于增加建設性反饋和開放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傾聽是一個綜合運用身體、情緒、智力尋求意義和理解的過程。
6、試述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的關系。
組織文化具有多種功能,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是否直接相關。彼得斯和沃德曼的觀點是強文化是強績效優異企業具有的重要特征,強文化是指組織成員擁有一套比較一致的價值觀。
(1)強文化通常能促進戰略文化的良好匹配,這種匹配非常有利于組織戰略和執行;
(2)強文化可能會導致員工對組織目標的認同,即組織成員追求同樣的目標;
(3)強文化能夠激勵員工,使他們獻身于組織的發展與成功。
然而,研究表明,強文化不一定總比弱文化好?磥,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文化的強弱,而是取決于文化的類型和內涵。只有那些能夠使企業適應市場經營環境變化并在這一適應過程中領先于其他企業的文化,才會在較長時間內與組織績效相互聯系。
此外,通過工程衰退企業的研究,發現企業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態文化。病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1)經理自命不凡,夸夸其談。(2)長期受這種文化影響的經理,無視人們對公司現在的經營方式推出的抗議,依然如故;(3)由于原先不需要特別突出的領導才能和領導藝術,形成了偏重公司經營穩定的狀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