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案例七:《小苗的成長案例》
課堂討論案例:北京雪蓮羊絨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長
問題:請分別用內容型和過程型激勵理論來分析小苗的成長過程。
參考答案或提示:
這個案例是一個企業成功運用激勵理論來激發起員工積極性,并獲得成就的典型案例。
(一)用內容型激勵理論分析案例:
內容型激勵理論也可統稱為需要理論,都是圍繞著如何滿足需要進行研究的,共有4種理論:需要層次論、雙因素論、ERG理論、成就需要激勵理論。我們這里選取需要層次理論和成就需要激勵理論進行分析。
1、需要層次論,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主要有七種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在小苗的成長這個案例中,雪蓮羊絨有限公司通過幾次獎勵給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進稱號、晉級、職稱和工資待遇上也給予了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不但滿足了小苗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時也使他獲得了友愛歸屬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小苗獲得了組織的關心愛護和支持,以及重視和賞識,使他產生了強烈的自信的情感。在公司持續6年的支持下,他獲得了研制的成功,并最終實現了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使人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完成某項事業的欲望),小苗的人生價值獲得了最大程度的體現。
2、成就需要激勵理論
這個案例更為重要的是:運用成就需要激勵理論,分析如何通過公司的培養與努力,造就了小苗作為一個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功。北京雪蓮羊絨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訴我們,在激勵人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麥克利蘭認為一名高成就激勵者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對勝任和成功有強烈的要求,他們愿意接受挑戰,往往為自己樹立有一定難度而又切實可以達到的目標,以不斷獲取成就需要的滿足;第二,他們愿意承擔所做工作的個人責任;第三,對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情況和成績,希望得到上級組織明確而及時的評價與反饋。據此,小苗是一個高成就需要者,公司為他創造了高成就的機會,小苗在為公司做出成就的同時,公司及時給予他必要的物質激勵,就是說把內激勵和外激勵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考慮了小苗的成就激勵需要,而且能夠及時地給予必要的物質鼓勵,也促使小苗在工作上更加努力,為企業做出新的貢獻。
(二)運用過程型激勵理論分析案例
這里,我們主要運用弗羅姆的期望理論進行分析,期望理論認為:當人們有需要,又有達到這個需要的可能,其積極性才高。激勵水平取決于期望值與效價的乘積。在小苗成長這個案例中:
(1)分梳技術的研制及其成功對小苗有很高的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他有這樣一種抱負,一種追求,小苗的主觀性效價是高的;(2)同時,小苗對于付出努力行為以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也有充分的信心,其期望值也是高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給予小苗持續6年的項目支持,使小苗通過努力取得了績效,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又通過績效獲得了組織的獎勵,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獎勵;最終通過獎勵滿足了個人需要。所以,這個案例顯示出,研制工作本身所提供的效價(即內酬效價)、完成任務的效價、以及外在獎酬的效價(外酬效價)都是高的;同時,完成任務內在的期望值和完成工作任務能否導致獲得外在獎酬的期望值,也都是不低的,所以,小苗的積極性得了充分的激發和調動,并最終獲得成功。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對于企業和國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業擁有這樣的人越多,發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經濟效益,國家擁有這樣的人越多,就越興旺發達。可以通過教育和培養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要注意發現、培訓有成就需要的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