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1、如何改善人際關系?
改善人際關系要遵循以下原則:1)平等原則;2)互利原則;3)信用原則;4)相容原則。改善人際關系的途徑:在組織中,改善人際關系必須從領導和群眾兩個方面入手。
12、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與管理有什么措施?
弱勢群體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會原因而使得其權利處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體。弱勢群體保護與管理的措施,從根本上說,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就目前而言,要解決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1)社會的公正、公平和正義的問題;(2)社會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與弱勢群體的溝通渠道,使弱勢群體的利益要求能通過制度化渠道來表達。
13、菲德勒認為對一個領導者的工作最起影響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菲德勒提出對一個領導者的工作最起影響作用的三個基本方面是:職位權力、任務結構、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系。菲德勒認為,上下級關系對領導者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職位權力與任務結構大多置于組織的控制之下,上下級關系可影響下級對領導者信任和愛戴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追隨其共同工作。
14、個體決策因素
影響個體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因素包括:原型啟發、克服功能固著、克服心理定式、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等。
15、如何理解決策民主化?
目前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經濟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決策的速度加快,決策內容越來越復雜。任何領導者都難于獨立承擔決策的重擔,越來越轉向決策的民主化——即吸收下級參與決策,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使決策的質量和實施速度得到改善。
16、怎樣做才能提高領導工作的有效性?
(1)明確組織對領導工作的要求;(2)領導者自身素質的提高;(3)領導者選聘;(4)領導班子結構的合理化;(5)提高領導藝術。
17、影響個人能否體驗到工作壓力的因素是什么?
所謂壓力,是指人在對付那些自己認為很難對付的情況時,所產生的情緒上和身體上的異常反應。
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工作壓力,主要取決于知覺、經歷、壓力與工作績效關系、人際關系等因素。
18、什么是組織文化,企業文化的構成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在較長時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共有價值觀、信念、行為準則及具有相應特色的行為方式、物質表現的總稱。
(1)組織文化的結構。組織文化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
(2)組織文化的內容。從組織文化的形式看,其內容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兩大類。顯性內容就是指以精神的物化產品和行為為表現形式的,包括組織的標志、工作環境、規章制度和經營管理行為等;隱性內容是組織文化的根本,主要包括組織哲學、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組織精神等幾個方面。
19、組織設計應遵守哪些基本原則?
(1)目標明確、功能齊全;(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3)有利于實現組織目標,力求精干、高效、節約;(4)有利于轉換經營機制和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5)合理分工,相互協作;(6)明確崗位的責、權、利,建立規章制度。
20、組織變革的基本動因是什么?
(1)組織變革的內在基本動因:①組織目標的選擇與修正;②組織結構的改變;③組織職能的轉變。④組織成員內在動機與需求的變化
(2)組織變革的外部驅動因素:①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②組織環境的變動;③管理現代化的需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