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21、簡述強化程序對績效和行為的影響。
強化程序分為連續性強化和間斷性(部分)強化。部分強化包括四種固定間隔、固定比率、可變間隔、以及可變比率。
下面以報酬形式作為強化物來看強化程序對績效和行為的影響:
固定間隔的強化程序,根據固定時間付酬,如月薪、年薪,導致平均績效,行為迅速消退;固定比率的強化程序,根據具體反應數量付酬,如計件工資,導致很高穩定績效,行為中速消退;可變間隔的強化程序,多種時間段后付酬,如不定期發獎,導致中高穩定績效,行為緩慢消退;可變比率的強化程序,僅給某些反應付酬,如獎勵時不嚴格依據銷售量,導致很高績效,行為極慢消退。
22、簡述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步驟。
人們認為創造性問題解決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創造主體已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圍繞這個問題,收集資料信息,并試圖使之概括化和系統化,形成自已的知識,了解問題的性質,澄清疑難的關鍵等。
2)醞釀階段。最大的特點是潛意識的參與。
3)明朗階段。問題的解決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創造主體突然間被特定情景下的某一個特定啟發喚醒,創造性的新意識猛然地被發現,以前的困擾頓時一一化解,問題順利解決。
4)驗證階段。這是個體對整個創造過程的反思,經驗解決方法是否正確的驗證期。
23、簡述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領導與管理是有區別的。一般而論,領導是管理的四大主要活動之一。領導與管理在類似活動上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管理意味著操縱事情、維持秩序、控制偏差;領導則意味著前進、指揮、帶領跟隨者探索新領域。
管理者通過計劃與預算處理復雜問題,他們設置目標,確定完成目標的方法,分配資源以實現目標。相反,領導者首先規劃組織的遠景以引導下屬的行為,然后開發創新戰略去實現遠景。
24、簡述矩陣結構。
矩陣結構是一種根據職能和項目(或產品)兩個變量設計的結構形式。
矩陣結構的主要優點是能夠在不同項目或產品間靈活配備資源;主要缺點是因為雙重職權的存在,如果協作不好會出現混亂。
(請按照教材第43頁 圖2-9矩陣結構示意圖來制圖
25、群體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那幾個階段?
群體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一系統相互聯系的階段:
1)形成階段。主要特征是群體成員開始彼此熟悉并建立行為準則。
2)震蕩階段。關鍵特征是群體內部沖突不斷。
3)規范階段。群體開始有凝聚力,成員開始對群體有較強的認同感。
4)執行階段。群體開始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任務。
最后,中止階段。群體解散或自動消失。
26、簡述組織環境的特征并舉例說明與其相適應的企業。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描述一個組織所面對的外部環境的特征:
復雜性和穩定性。前者指影響組織運行的外部因素的多少;后者指影響組織運行的外部因素在某一時期內的變化情況。根據復雜性和穩定性與否,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的組織環境,并且相對應且適應于其中不同的企業(或行業)。
(1)簡單且不穩定環境類型:服裝業、玩具制造業。
(2)簡單且穩定環境類型:食品加工業、采礦業。
(3)復雜且穩定環境類型:化工業、保險業。
(4)復雜且不穩定的環境類型:信息業、民航業。
27、簡述組織社會化的過程。
組織社會化是組織期待把角色傳遞給每一位員工的過程。
1)預期社會化 人們預期組織的某一具體角色是什么樣子
2)遭遇 人們進入到組織開始承擔某一個角色
3)同化 員工從新來者轉變成為組織的參與者
4)離職 退休或者辭職
28、組織柔性化特點的表現?
柔性化組織,是指組織結構的柔性化,即在組織結構上不設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組織機構,而代之以一些臨時性的、以任務為導向的團隊式組織。
組織結構柔性化的目的是使一個組織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強組織對組織環境動態變化的適應能力,特點是:(1)集權和分權的統一。(2)穩定和變革和統一。
29、組織發展戰略措施有哪些?
(1)激發組織的創新;(2)發展的價值觀與可持續發展;(3)危機管理與風險管理;(4)知識管理;(5)工作生活質量;(6)創建學習型組織。
30、簡述雙因素理論的主要內容。
赫茲伯格發現對上述兩個問題有兩類明顯不同的反映。經過分析,他認為企業中影響人的積極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勵功能不同,分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勵人們的作用,但能防止人們產生不滿的情緒。保健因素改善后,人們的不滿情緒會消除,并不會導致積極后果。而激勵因素才能產生使職工滿意的積極效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