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自考《中外民俗》章節復習題及答案:第6章
第六章 農業民俗
名詞解釋
1. 農業民俗:是指人類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產物,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基本過程與經驗諸內容的模式化行為。
2. 刀耕火種 人類早期的工具為木棒,同時把石斧等經過磨制了的石器縛在木棍上,用來開墾掘地,種植作物,人們砍倒并放火燒掉地面的植物,將種子播到地面,依靠草木灰鶴土壤的固有肥力而使作物生長發育,坐享其成,這便是原始"刀耕火種"的游耕習俗.
3. .觀光農業 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模式,是旅游和生態農業的結合.利用旅游來推銷農產品,成功將旅游開發與農產品銷售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吸引游客與推銷農產品.
4. 坎兒井:是維吾爾族的地下灌溉系統。
簡答論述
1、 產生與發展:(1)原始農業民俗(2)傳統農業民俗(3)現代農業民俗。
2、農業民俗的類型:(1)種植業民俗(2)漁業民俗(3)林業民俗(4)畜牧業民俗(5)采集與狩獵民俗(6)副業民俗(農產品加工業民俗)
3、農業民俗的特征:(1)地域性、季節性、行業性(2)功利性(3)技藝性(4)穩定性(5)經驗性(6)田園性。
4、影響農業民俗的因素:(1)自然環境(2)科技技術(3)經濟條件(4)民族與地域傳統。
5、農業民俗旅游開發原則:(1)地點選擇 (2)景觀選擇 (3)季節選擇 (4)組合開發
3、農業民俗旅游的分類:(1)觀光觀賞類(2)游樂參與類(3)飲食購物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