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自學考試《教育社會學》基礎題(6)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偏差行為的負功能有( ABCD )12-281,282
A.干擾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B.損害個人和社會的利益
C.減弱他人遵從規范的意愿 D.破壞社會成員間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會預警
2.社會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ADE )5-108,109
A.文化傳承 B.結構整合
C.社會沖突 D.社會穩定
E.個人自我完善
3.家庭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BCDE )7-165,166
A.規范性行為功能 B.經濟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
E.撫養、贍養功能
4.社會學創立的歷史條件包括( ABC )1-2,3
A.社會變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學發展的推動
C.社會經驗研究的積累 D.階級斗爭的需要
E.解決社會問題的需要
5.第三部門與政府部門在組織體制上的最大區別在于( ABCD )8-196,197
A.依靠成員的志愿參與 B.不采取科層制的組織體制
C.組織機構的自主管理 D.提供公共物品
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
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6.定量方法 2-45
答:
定量方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
7.社會問題 13-302
答:
所謂社會問題是指因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失調或社會結構與環境失調而影響相當數量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妨礙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
8.家庭 7-161
答: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緣或收養關系的人們組成的長期共同生活的群體,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群體形式。
9.角色 3-60
答:
角色是包括職位和由職位發生的權利義務以及行為規范、行為模式的總和,是由個人與社會的結合而產生出來而且比個人更具體的概念。
10.社會互動 6-128
答:
社會互動就是人們對他人采取行動或對他人的行動作出反應的過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