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畢生發展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同一時間里研究不同年齡組的被試的心理發展水平,并對其進行比較的研究方法是(A)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2.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對被試進行追蹤研究,對其心理進行系統的定期觀察和記錄,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變化規律的研究方法是(B)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3.首先在同一時間選定不同的被試群體進行研究,然后對各個被試群體進行縱向的跟蹤研究。這種方法是(C)
A.橫斷研究法
B.縱向研究法
C.群體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4.兒童掌握母語的過程和幾個主要的階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A)
A.相似的
B.不同的
C.部分相似的
D.無關的
5.主張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能力,提出人腦先天就具有一種能夠對語言進行加工的裝置,叫做“語言獲得裝置”的學者是(D)
A.巴甫洛夫
B.斯金納
C.皮亞杰
D.喬姆斯基
6.所謂有序的變化,是指變化是一層一層上升的,而且在變化中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特征,呈現出了階段性的特征。這種有序的變化就是(A)
A.發展
B.進化
C.成熟
D.提高
7.研究個體從出生到衰老的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發展變化規律的學科是(B)
A.發展心理學
B.個體發展心理學
C.民族心理學
D.老年心理學
8.12歲至18歲的學生處于發展的(D)
A.嬰幼兒期
B.兒童前期
C.兒童后期
D.青少年期
9.兒童在2至3歲時是學習哪種語言的關鍵時期?(A)
A.口頭語言
B.書面語言
C.內部語言
D.本族語言
10.兒童在4至5歲時是開始學習哪種語言的關鍵年齡。(B)
A.口頭語言
B.書面語言
C.內部語言
D.本族語言
11.強調后天的環境因素對個體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心理學流派是(A)
A.行為主義
B.精神分析
C.結構主義
D.人本主義
12.強調先天遺傳因素在個體發展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的心理學流派是(C)
A.行為主義
B.精神分析
C.結構主義
D.人本主義
13.創造性地提出了兒童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理論,描述了從嬰兒期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順序的心理學家是(A)
A.皮亞杰
B.華生
C.艾利克森
D.柯爾伯格
14.選擇古代哲學家經常采用的“假設兩難情境”,編制“道德兩難故事”,作為引發兒童道德判斷的工具,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心理學家是(A)
A.皮亞杰
B.華生
C.艾利克森
D.柯爾伯格
15.“如果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保證能夠任意把他們培養成為任何一類的人,或者醫生、律師、商人和領導者,甚至于訓練成乞丐和盜賊!闭f這段話的心理學家是(B)
A.皮亞杰
B.華生
C.艾利克森
D.柯爾伯格
16.發現小動物早期會產生“印刻”現象的生物學家是(D)
A.巴甫洛夫
B.華生
C.艾利克森
D.勞倫茲
17.皮亞杰認為0-2歲的兒童的認知水平正處在(A)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8.皮亞杰認為2-7歲的兒童的認知水平正處在(B)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9.皮亞杰認為7-12歲的兒童的認知水平正處在(C)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0.皮亞杰認為在兒童11、12歲以后,兒童的認知水平就進入到 (D)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1.青少年不再將思維局限于具體的事物上,而是運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設并進行驗證,思維開始具有較大的彈性和復雜性。這說明認知水平發展到了(D)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 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2.個體在與他人交往的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適合于自己生活的社會情境的人格,掌握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的過程是(A)
A.社會性發展
B.認知發展
C.情商發展
D.人格發展
23.哈羅的恒河猴研究中的小猴子依戀于柔軟的絨布媽媽猴的現象,以及勞倫茲的小鴨印刻實驗中的小動物的追隨行為等等,都屬于(A)
A.依戀行為
B.親子行為
C.學習行為
D.團結行為
24.一般情況下,父母常常鼓勵男孩頑皮,多嘗試各種活動,在活動中要勇敢、堅強、不怕吃苦。而對于女孩,父母常常鼓勵她們文雅、聽話、安靜、多做家務勞動,在活動中通常要她們勤勞、踏實、可愛。這表現了(A)
A.家庭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B.學校教育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C.教師群體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D.同學、同伴群眾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25.魏茨曼曾收集了18種獲獎的幼兒讀物,分析后發現,男性多被描述為主動的、勇敢的、機敏的、助人的和處于領導地位的;而女性則被描述為被動的、漂亮的、討人喜歡的,并大多為家庭婦女。這表現了(C)
A.家庭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B.社會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書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體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26.教師一般認為男學生應堅強些,女學生應柔弱些,所以教師對男生更嚴格,并鼓勵他們從事更困難的任務,對女生更耐心,女生在學業方面有更多機會得到教師的表揚。這表現了(B)
A.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師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書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27.研究發現,我國大學生群體普遍認為,適合男性的人格特征多半與成就、事業相聯系,適合女性的人格特征多半與情感、人際關系有關。這表現了(D)
A.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師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書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體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28.為了逃避懲罰而服從于權威或有權力的人的道德判斷水平,處于柯爾伯格提出的(A)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都不是
29.認為能獲得贊揚和維持與他人良好關系的行為就是好的。注意遵從朋友或家庭的標準來維持好的名聲。開始接受來自他人的社會調節,并依據個人違犯規則時的意向來判斷其行為的好壞。這處于柯爾伯格提出的(B)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都不是
30.個體盲目接受社會習俗和規則,并且認為,只要接受了這些社會規則,他們就可以免受指責。他們不再只遵從其他個體的標準,而是遵從社會秩序。這處于柯爾伯格提出的(B)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都不是
31.人生從20歲左右到65歲左右這一段時期,發展心理學認為是(A)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2.個體從18、19歲到45歲左右,發展心理學稱其為(B)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3.人生從45歲到65歲這一段時期,發展心理學認為是(C)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4.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人的智力從總體上來說,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但這通常是指(A)
A.流體智力
B.晶體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35.那些通過掌握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智力,比如言語理解、常識等,這種智力非但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反而會增高。這指的是(B)
A.流體智力
B.晶體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