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稅收基本原理
一、單項選擇題
1.國家征稅依據的是 (B )
A.財產權力 B.政治權力 C.公眾的意愿 D.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2. (C )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公債 B.規費 C.稅收 D.國家預算
3.稅收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 ( C)
A.企業稅收負擔率 B.個人稅收負擔率
C.宏觀稅收負擔率 D.綜合稅收負擔率
4.商品的供給彈性越大,需求彈性越小,稅負越容易 (A )
A.前轉 B.后轉 C.混轉 D.無法確定
5.把稅收與稅率聯系起來的曲線是 (D )
A.稅收曲線 B.洛倫茲曲線 C.收益曲線 D.拉弗曲線
6.稅負轉嫁最普遍的形式是 (A )
A.前轉 B.后轉 C.稅收資本化 D.消轉
7.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是( A )
A.納稅人 B. 負稅人 C.扣繳人 D.繳款人
8.一種稅區別于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是 ( B)
A.納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目 D.稅率
9.下列有關稅收資本化表述正確的是( C )
A.稅負全部歸宿于買房 B.稅收資本化本質上屬于前轉
C.稅收資本化本質上屬于后轉 D.稅收資本化往往發生在消費品的交易中
10.供應學派提出超過一定的限度會導致經濟衰退的“稅率禁區”的理論是指(C)
A.洛倫茨曲線 B.馬克西-西爾伯斯通曲線
C.拉弗曲線 D. 菲利普斯曲線
11.下列稅種中,不屬于商品稅的是( C )
A.營業稅 B.消費稅 C.印花稅 D.增值稅
12. 下列稅種中,容易發生稅負轉嫁的是( B )
A.個人所得稅 B.營業稅 C.印花稅 D.企業所得稅
13.下列稅種中,屬于價外稅的是( A )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關稅
14.稅收制度的核心是( D )
A.納稅人 B.課稅對象 C.計稅依據 D.稅率
15.在競爭市場條件下,產品的供給彈性____,需求彈性_____,稅收價格上漲幅度越大,消費者承擔的稅負越多。( D )
A.越小 越小 B.越小 越大 C.越大 越大 D.越大 越小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價內稅指企業所得稅在商品價格以內的稅B.價內稅指財產稅在商品價格以內的稅C.價內稅指流轉稅含在商品價格以內的稅D.價內稅指個人所得稅在商品價格以內
17.納稅人和負稅人一致的稅是(C)
A.增值稅 B.營業稅 C.企業所得稅 D.消費稅
二、判斷題
1.稅收的收入效應會改變產品的相對價格,而稅收的替代效應則不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 (F)
2.稅負轉嫁只會導致稅收歸宿的變化,引起納稅人與負稅人的不一致,不會使稅收減少。 (T)
3.稅收中性是指政府課稅不給納稅人帶來超出稅款之外的額外負擔,因而保持稅收的中性與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是完全矛盾的。 (F)
4.稅收收入增加會減少預算赤字,稅率提高不一定會增加稅收。 (T)
5.商品課稅難以轉嫁。 (F)
6.需求彈性大的商品稅負容易轉嫁。 (F)
7.稅率提高一定能增加稅收。(F)
8.從價稅是以課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稅種。(T)
9.累進稅率主要適用于流轉稅。 (F)
10.達到起征點的,僅就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F)
11.直接稅是指納稅人不易將稅收負擔轉嫁給他人的稅收。(T)
三、名詞解釋
1.稅收 2.稅負轉嫁 3.稅收歸宿 4.稅收效應 5.稅收收入效應
6.稅收替代效應 7.稅制 8.納稅人 9.課稅對象 10.超額累進稅率
11.前轉 12.后轉 13.稅收資本化
四、簡答題
1.什么是稅收?稅收的特征及國家征稅的依據是什么?
2.何謂稅制?構成稅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簡述稅收的分類方法。
4.稅負轉嫁的形式?
5.簡述拉弗曲線。
五、論述題
1.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律有哪些?
2.舉例說明稅收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