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一)》模擬試題及答案8
一. 單項選擇題:
1、人們要求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與同事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是一種(B)
A.經濟人假設
B.社會人假設
C.自我實現人假設
D.復雜人假設
2、在復雜人假設之下,相應的管理模式必將選擇( D )
A.集權管理
B.參與管理
C.民主管理
D.應變理論
3、科學管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C )
A.德魯克
B.比爾
C.泰勒
D.坎特
4、“人力資源管理”一詞為企業所熟悉是在( D)
A.19世紀30年代
B.19世紀70年代
C.20世紀3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
5、總體上看,人力資源戰略和企業戰略是分開的,但他們同時制定,這種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方式為(A)
A.整體式
B.雙向式
C.獨立型
D.同步式
6、適用于成熟的市場和技術穩定的產業的戰略是( B)
A.成本領先戰略
B.產品差別化戰略
C.市場焦點戰略
D.藍海戰略
7、企業建立分層的關鍵績效評價體系,操作層員工應采用( C )
A.述職報告制度
B.季度績效考評
C.月度績效考評
D.年度績效考評
8、以現有人力資源資料為基準,運用數學工具對該序列加以引申,從而達到對人力資源的未來發展狀況進行預測的目的,這種方法是(D)
A.經驗預測法
B.微觀集成法
C.工作研究法
D.趨勢分析法
9、人力資本理論興起于(D)
A.19世紀20年代
B.19世紀70年代
C.20世紀2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
10、依法賦予崗位的某種權力是(C)
A.職稱
B.職務
C.職權
D.職責
11、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是(D)
A.職位分析問卷法
B.功能性工作分析
C.職位評級
D.工作日志法
12、最簡單的工作評價方法是(A)
A.排序法
B.分類法
C.評分法
D.要素比較法
13、根據“招聘金字塔”,接到面試通知書的人數和真正來面試的人數比例宜保持在(C)
A.2:1
B.3:2
C.4:3
D.5:4
14、測量要反應所需測量的東西,這是指測量的(A )
A.效度
B.信度
C.濃度
D.密度
15、樂觀,自信,熱情,平易進人,擅長交際,受人尊敬,值得信任,這種人格類型是(A )
A.服務型人格
B.穩妥型人格
C.支配型人格
D.交際型人格
16、考核者對某一方面的績效的評價影響到其他方面的評價,這是考核中的(A)
A.暈輪效應
B.趨中趨勢
C .近期效應
D.對比效應
17、通過被評人在工作中極為成功或極為失敗的事件的分析和考核,來考察被考核者工作績效的方法是(C)
A.量表考核法
B.強迫選擇法
C.關鍵事件法
D.行為錨定法
18、平衡記分卡誕生于(D)
A.19世紀50年代
B.19世紀90年代
C.20世紀5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19、員工持股計劃屬于(C)
A.個人獎勵
B.團隊獎勵
C.組織獎勵
D.國家獎勵
20、實行普遍養老金計劃的典型國家是(A)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
二.多項選擇題:
21、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初級階段,使用術語最多的有(BCD)
A.勞動關系
B.工業關系
C.雇傭關系
D.勞動管理
E.人才管理
22、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ACDE)
A.主體不同
B.客體不同
C.內容不同
D.期限不同
E.效力不同
23、“冰山模型”的要素包括(ABCD)
A.技能
B.知識
C.自我意識
D.性格
E.行為
24、面試中常見的錯誤包括(ABCDE)
A.輕易判斷
B.強調負面信息
C.不熟悉工作
D.雇傭壓力
E.求職者次序錯誤
25、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包括(ABCDE)
A.獲取
B.整合
C.激勵
D.調控
E.培訓
三.填空題:
26、人力資源由數量和質量兩方面構成。
27、根據人力資源的稀缺性和對組織價值貢獻大小,可以將人力資源劃分為4種:獨特人力資源、通用 人力資源、核心人力資源和輔助性人力資源。
28、在新的形勢下,組織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將承擔4種新角色:戰略伙伴、專家、員工的服務者、變革的推動者。
29、人力資源規劃的執行,主要涉及三個層次:組織層次、跨部門層次和部門層次。
30、平衡記分卡首先是一種 工具。
31、獎金根據支付基礎的不同,可以分為個人獎勵、團隊獎勵和組織獎勵。
32、從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美國開展了一場“提高效率運動”,又稱 “科學管理運動”。
33、非經濟性薪酬包括工作本身、工作環境、組織特征三個部分。
34、勞動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結合的具體表現形式。
35、勞動爭議的調解程序包括調解、仲裁和訴訟。
四.名詞解釋:
36、核心競爭力
答:核心競爭力指企業自主擁有的,能為其客戶創造獨特價值的,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難以復制和模仿的各種知識、技能、技術及管理要素的綜合。
37、勝任力
答:勝任力含義為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表現優異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的、深層次特征。
38、福利
答:指在相對穩定的貨幣工資以外,企業為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忠誠感、激發工作積極性等目的而支付的輔助性貨幣、實物或服務等分配形式。
39、人格
答:人格是一個人心理特質的整合統一體,是人對現實的相對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體現,是不同時間和環境因素條件下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性.
40、法定福利
答:是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的各種福利,包括社會保險和各類休假制度。
五.簡答題:
41、簡述人力資源戰略制定的方式
答: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方式:
1.整體式
2.雙向式
3. 獨立型
42、簡述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原則
答:1、科學性
2、連貫性
3、實用性
43、簡述人格的復雜性
答:人格的復雜性表現在以下特性方面:
1)個體性;
2)整體性;
3)穩定性;
4)合成性.
44、簡述薪酬對于員工的功能
答:經濟保障功能、心理激勵功能、社會信號功能
45、簡述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構成
答:1.人力資源信息
2.技術支持
3.組織管理理念
六.論述題:
46、試述面試測試的主要內容
答:1.應聘者的舉止儀表。 通過對應聘者的外貌,體態,衣著,舉止及精神狀態的觀察,初步判斷應聘者舉止是否得體,優雅。
2.應聘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言語表達能力主要考察的是應聘者是否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觀點,建議和意見等清晰而流暢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具體內容包括表達的流暢性,邏輯性準確性和感染力等。
3.應聘者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對主試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對應聘者進行考察。
4.專業知識應用的靈活性及應變能力。通過面試可以了解應聘者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最重要的是可以對其專業知識是否復合所錄用的職位的要求,以及應聘者的專業知識應用的靈活性如何作出有效的判斷。面試可以作為對專業知識考試的一種必要的有效的補充。
5.應聘者的自我認知能力。在面試中,要求應聘者對自己作出評價。看看應聘者的自我認知能力如何,對自己的認識是否清晰而準確。
6.應聘者的心理素質水平。通過給應聘者施加一定的壓力或精神刺激,可以考察其情緒穩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7.應聘者的成就動機。在面試中,可以通過詢問應聘者關于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來考察應聘者的成就動機水平。
8.應聘者求職動機。通過了解應聘者抱什么希望來應聘這一職位,對哪類工作感興趣,在工作中追求什么,從而判斷本單位所提供的職位或工作條件能否滿足其工作需要和期望。
9.業余興趣與愛好。通過了解應聘者的業余興趣與愛好,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推論其性格方面的特點。
47、試述職業生涯管理的主要內容
答:1.組織發展目標的宣傳教育
2.建立員工資料檔案
3.為員工提供相關信息
4.設立員工職業發展評估中心
5.建立獎賞升遷制度
6.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訓練與教育
7.協調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沖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