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
一、判斷
1.開展課余體育競賽可以及時檢查和了解學校群體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助于師生之間的體育交流。( )
2.學校運動會是學校規模最大的競賽活動。其比賽的形式一般由多個運動項目組成,可以在不同時段進行。( )
3.單項比賽的組織根據起比賽規模、競賽規則和技能的難易,可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 )
4.體育節是將體育競賽、體育表演、體育文化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有機融合的活動。( )
5.體育節不僅涉及到體育運動實踐,而且涉及體育文化知識,規模與層次也各不相同,應根據體育節內容特點、規模的大小組建相應的組織機構。( )
6.在制定年度競賽日程計劃表時,各競賽的排列順序,應以日期先后為準。( )
7. 競賽規程應在賽前前幾周,甚至更早發給各參賽單位,以便充分作好賽前準備,激勵學生鍛煉身體。( )
8.單循環是指所有參加比賽的隊之間要輪流相遇一次,敗者被淘汰,最后全勝的隊為冠軍。( )
9.輪換法是指在同一比賽時間內,參賽者按規定的輪換順序依次進行不同項目的比賽,最后綜合各項目的成績來決定名次的一種方法。( )
10.個人名次一般是在各單位參賽的個人成績和名次的基礎上計算和評定的。( ) 1.T 2.F 3.T 4.T 5.T 6.T 7.T 8.F 9.T 10.F
二、填空題
1.課余體育競賽有課余性、 、 、多樣性等特點。
2.開展 可以即使檢查和了解學校群體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助于師生之間的體育交流。
3.校內體育競賽根據比賽項目的多少又可以分為: 和 。
4.課余體育競賽是充分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以 為目的,以 、游戲活動、
為內容,根據正規的、簡化的或自定的規則所進行個人或集體的體力、技藝、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賽。
5.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計劃一般包括: 和 兩種。
6. 是對全校一學年的體育競賽活動所作的全面規劃和安排。
7. 是根據學校年度體育競賽日程計劃,開展某一項比賽的法制性文件,是指導課余體育競賽工作的重要依據。
8.制定年度體育競賽日程計劃時,應考慮群眾性 、 、簡便性的幾個方面。
9. 是指在比賽過程中,參賽者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輪流進行一次比賽,最后綜合全部比賽的勝負來決定名次的一種比賽方法。
10.學校課余體育運動競賽的項目和時間要
A.相對固定 B.絕對固定 C.隨機應變 D.嚴格按計劃進行
1.群眾性 教育性 2.課余體育競賽 3.綜合性競賽 單項競賽 4.爭取比賽優勝 運動項目 身體練習 5. 年度體育競賽日程計劃 競賽規程 6. 年度體育競賽日程計劃 7.競賽規程 8.可行性 常規性9.循環法 10.相對固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