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確立的依據。
【參考答案】: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第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第二,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2.怎樣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參考答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3.簡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科學含義。
【參考答案】: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們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的工業化,是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中心的工業化,是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的工業化,是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4.簡述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
【參考答案】: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它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以節約使用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說來,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三、論述題
1.如何理解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內涵?
【參考答案】:(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2)一般特征:從資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性配置手段;從微觀層面看,企業都是獨立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從經濟活動看,都是市場經濟規律起著支配作用;從宏觀層面看,都是政府主要通過經濟手段實現宏觀調控;從經濟運行看,都是護法治起著基本的保障作用。
(3)基本特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堅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能充分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把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
2.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上出現收入差距擴大的現象。請運用所學理論,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認識。
【參考答案】:第一,客觀必然性:這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結果,是實行多種所有制和多種分配方式的結果,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結果,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不同經濟領域和部門之間客觀上存在的差別帶來的結果。這種收入差距是在生產力水平提高、經濟發展、廣大群眾整體收入提高基礎上的差距,有利于刺激和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增長,是整個社會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二,造成當前我國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存在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如法制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宏觀調控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
第三,收入差距過大的負面影響:影響社會穩定,制約有效需求的增長,造成人們價值觀的扭曲和唯利是圖思想的蔓延。
第四,必須注重社會公平,防止兩極分化。通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分配政策,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避免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適度的范圍內。要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必須保持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做大“蛋糕”;積極促進就業,使更多人有機會分到“蛋糕”。
3.為什么要強調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答案】:(1)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要求。(2)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