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文學革命先聲的是B
A.魯迅的《狂人日記》 B.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C.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D.李大釗的《庶民的勝利》
2. 1918年,孫中山致電新建立的俄國蘇維埃政府,“希望中俄兩國革命黨團結一致,共同奮斗”。這表明孫中山 D
A.已經接受了列寧主義 B.重視十月革命的國際意義
C.希望在中國建立蘇維埃政府 D.確立了“聯俄”政策
3.胡適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說:“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
可以說是創造了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胡適
所說的“三個時代”是C
A.辛亥革命、護法運動、新文化運動 B.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護國運動
C.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D.戊戌變法、護國運動、護法運動
4.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關于兩者共同點的表述,錯誤的是C
A.都是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B.都提倡民權和西學
C.都始于反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 D.都抨擊封建思想文化
5. 20世紀初期,中國曾“以俄為師”。這里的“俄”通常是指C
①沙俄 ②蘇俄 ③蘇聯 ④獨聯體 ⑤俄羅斯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③④
6.陳獨秀被毛澤東稱為“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主要是因為他C
①最早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②出任北有大文科長并直接領導了五四運動 ③領導了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 ④聯系進步青年和社團,指導和推動運動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日本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侵略,直接的反對日本侵華的群眾運動是B
A.護國運動 五四運動 B.五四運動 五卅運動
C.五卅運動 省港罷工 D.五四運動 省港罷工
8.在民主革命時期,知識分子走向社會、與工農群眾結合開始于B
A.戊戌變法時期 B.五四運動時期 C.五卅運動時期 D.一二九運動時期
9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B
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B.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響 D.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
10.五四運動中,北京愛國學生喊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引發這一事件的導火線是B
A.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 B.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C.日軍制造九一八事變 D.北平學生抗議美軍暴行
11.五四運動與五卅運動的相同點是A
A.具有反帝愛國性質 B.遭到過民國政府的鎮壓
C.中國共產黨起了領導作用 D.運動后知識分子走上了與工人相結合的道路
12. 1919年12月,重慶《川東學生周刊》創刊。對其辦刊宗旨“排斥強權”和“改良社會”理解全面的是C
A.反對北洋政府 B.追求民主自由 C.反帝反封建 D.抨擊專制皇權
13.與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確定了B
A.以工人運動為中心的任務 B.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
C.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D.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
14.中共一大確定的任務與目標包括C
①領導工人運動 ②打倒封建軍閥 ③爭取民族獨立 ④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自考備考歷年真題很重要 點擊下載萬題庫免費做真題,還有專業老師的答案解析哦!
相關鏈接:
2022自考報名方法 ※ 2022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