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哪個世紀?
答案:19世紀
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是哪一部分?
答案: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什么?
答案:客觀實在性
相對靜止主要有哪兩種情況?
答案:事物沒有發生形式上的任何變化;事物在一定條件下保持質的穩定性
完整表述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是?
答案: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根源于物質
簡答題
簡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征。
科學性:表現在不帶任何偏見,具有深刻性,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并隨實踐發展而發展。
革命性:集中表現為徹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
以實踐為基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為什么說正確認識需要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從客體方面看,客觀事物本身是多種矛盾構成的復雜統一體,事物的本質逐漸顯露,且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
從主體方面看,認識受到主體的生理因素、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認識能力及其立場、觀點、方法的限制。
認識在實踐中產生,先是感性認識,然后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這是一個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完整的認識過程。
簡述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生產方式或生產活動是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根本動力和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生產方式或生產活動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活動是形成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
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生產方式是人類借以向自然界謀取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特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
簡述勞動二重性。
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有特定性質、目的、形式的勞動。
抽象勞動:創造價值,撇開具體形式、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
勞動二重性是指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論述題
試述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原因。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著事物的運動和發展。
承不承認對立統一規律以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根本分歧。
因此,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為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