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雨
自考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自考生要想在考試中發揮出最佳水平,除了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良好的智能外。還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自學考試不僅是對考生實力的檢測,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的檢驗。心理素質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考試能否過關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考生考出最理想的成績。
影響考生水平發揮,給考生造成心理負擔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將對此加以分析:
1、學習計劃完不成,復習欠充分。考生在領到教材后,一般都會制定詳細的自學計劃。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沒能認真執行,導致快考試了,還沒有看完一遍,或者是沒能按計劃復習完。結果到頭來慌了心神,吃不好,睡不著,思維混亂,不知所措,出現焦慮、急躁等心理障礙。因而學習效率下降,造成心理過度緊張。
2、缺乏應有的自信心
自考生中,已參加工作者居多。他們進取心強,勇于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但一旦遇到困難,如有的科目自學起來難度較大些,便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或認為自己年齡偏大,記憶力衰退。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茖W研究證明,年齡并不與記憶力成反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工作經驗的積累,學習應該是更得法。因此,考生應該正確面對現實與考驗,相信自己能行。
3、對待自考的態度不端正
自學考試對考生成績要求不是很高,只要達到六十分,這一科就能合格。因此,有些考生便對自己降低了要求。能考好成績的,認為考多了沒用,反正及格就行。有的甚至存有僥幸心理,認為即使不認真學,也有可能碰運氣會及格。這種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是一種消極的心理行為,危害是很大的。它一旦產生,便會影響考生正常的學習和復習。所以,考生要提高警惕,在整個自學考試過程中,端正學習態度。
4、自我評價不準確
正確的估價自己,是確保考試中正常心態的重要因素?忌饺盏膶W習、復習都是靠自學完成的,在此過程中缺乏正規的訓練。只有通過自我檢測,才能大體掌握自己學習的情況。在自我檢測中,有的見成績不穩定,便對自己持懷疑態度,過低的估計自己實力,總擔心考試時會失利。有的考生則正相反,對自己估價過高,甚至對自己的能力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期望能夠僥幸取勝。這樣,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的實際水平,也會給考試帶來負面影響。
5、考試前勞逸不當
大部分自考生已走上了工作崗位,在參加自考期間,工作和學習得兼顧。不論從事何工作,一般都比較忙碌、緊張,勢必會給學習帶來壓力。考生大部分都是擠工作之余的時間來學習,這樣,兩者之間的關系稍不協調,對工作和學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在考前,既忙工作,又忙學習,容易產生疲勞感。有的為了趕學習進度,甚至開夜車。大腦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因而學習便不能保質保量。
6、意志脆弱,缺乏自我調節能力
這樣的考生,只能在成功和順境中生活,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適應性較差。情緒不穩定,患得患失。如有的考生所在地區,比較閉塞,不便獲得有關考試的各類信息或復習資料,只靠自己啃課本。總覺困難重重,也極易產生心理負擔。
以上種種困難,造成相當一部分考生過度緊張,復習效率低,成績不穩定。帶著這種心態參加自考是很難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的。所以考生必須明確:自學考試不僅是對掌握的知識的檢測,更是對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考驗。
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考生具備這些良好的心理素質呢?我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形成,既有外部條件,更決定于內部因素。關鍵是考生自己。要加強自我控制、調節感情和情緒的能力,在自考前,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使自己具備健康的心理。
1、 樹立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失去了信心,希望也就 變得渺茫。自信心不足,臨場就會慌亂,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而一個人一旦充滿自信,就會有不怕任何困難和挫折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信心和意志是內部的精神力量,可以調動一切有利于考試的知識、技能與技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揮?忌男判,是考前對自己的潛力和考試結果的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越能準確地反映其實際的情況,就越易取得考試的成功。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實力,可以增強對考試的承受力,使自己處于積極的、頑強的戰斗狀態。 因此,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解除顧慮,集中精力,迎接挑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身潛力,順利過關。
2、 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
考生應對自己的綜合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既不能過低的估價自己,簡單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要過高的估價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失望?忌稍诿看巫晕覚z測之后,針對自己的成績,冷靜地分析前后變化的原因,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數,適當調整奮斗目標,有奮斗目標,就會產生前進的動力,有動力才會有取勝的信心。只有正確地估價自己、正確期望自己,才能維持心態平衡,保持心態健康,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考試的到來。
3、 進行自我適應性訓練
在考試中,非智力因素對考試臨場發揮有一定的影響。正 確的適應性訓練可以幫助考生在考前和考試過程中穩定情緒,穩妥發揮。如可自設考場情景,自己限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要求自己做完一定量的練習題。經過這樣反復訓練,就會逐步提高對考試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從而使考前和考試過程中的情緒得到穩定,有利于發揮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績。
4、 處理好工作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做到勞逸結合
身體不適,疾病困擾,都會帶來心理負擔。因此,對于已參加工作的考生,在學習和復習期間,要處理好工作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要讓自己過于勞累,否則,只會影響學習。一定要注意飲食,適當補充能量,保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學習、工作之余參加適當的活動,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防止開夜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大腦在緊張之后得到充足的休息。這樣,才能保證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處事果斷,消除考前因身體不適應造成的各種心理障礙。
5、 穩定情緒
考試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需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否則會導致考試的失敗。考試確實不同于日常的學習生活。不管準備多么充分,因心存求勝動機,緊張就不可避免,而且越是臨近考試,心理緊張越是劇烈,表現為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定,不能扎實有效地進行復習。考生要學會自我控制,注意心理調節,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感情、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水平。在考前要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在學會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憂慮、煩躁的信息的刺激,學會忽略那些可能會干擾你正常學習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放到你自己的學習目標上來。
考生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便不會覺得學習、考試是苦事、累事,反而感覺輕松自如,這樣,才能發揮出自身真實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績。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考生會笑對自考。
轉帖于:自學考試_考試吧
影響考生水平發揮,給考生造成心理負擔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將對此加以分析:
1、學習計劃完不成,復習欠充分。考生在領到教材后,一般都會制定詳細的自學計劃。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沒能認真執行,導致快考試了,還沒有看完一遍,或者是沒能按計劃復習完。結果到頭來慌了心神,吃不好,睡不著,思維混亂,不知所措,出現焦慮、急躁等心理障礙。因而學習效率下降,造成心理過度緊張。
2、缺乏應有的自信心
自考生中,已參加工作者居多。他們進取心強,勇于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但一旦遇到困難,如有的科目自學起來難度較大些,便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或認為自己年齡偏大,記憶力衰退。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茖W研究證明,年齡并不與記憶力成反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工作經驗的積累,學習應該是更得法。因此,考生應該正確面對現實與考驗,相信自己能行。
3、對待自考的態度不端正
自學考試對考生成績要求不是很高,只要達到六十分,這一科就能合格。因此,有些考生便對自己降低了要求。能考好成績的,認為考多了沒用,反正及格就行。有的甚至存有僥幸心理,認為即使不認真學,也有可能碰運氣會及格。這種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是一種消極的心理行為,危害是很大的。它一旦產生,便會影響考生正常的學習和復習。所以,考生要提高警惕,在整個自學考試過程中,端正學習態度。
4、自我評價不準確
正確的估價自己,是確保考試中正常心態的重要因素?忌饺盏膶W習、復習都是靠自學完成的,在此過程中缺乏正規的訓練。只有通過自我檢測,才能大體掌握自己學習的情況。在自我檢測中,有的見成績不穩定,便對自己持懷疑態度,過低的估計自己實力,總擔心考試時會失利。有的考生則正相反,對自己估價過高,甚至對自己的能力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期望能夠僥幸取勝。這樣,過高或過低地估計自己的實際水平,也會給考試帶來負面影響。
5、考試前勞逸不當
大部分自考生已走上了工作崗位,在參加自考期間,工作和學習得兼顧。不論從事何工作,一般都比較忙碌、緊張,勢必會給學習帶來壓力。考生大部分都是擠工作之余的時間來學習,這樣,兩者之間的關系稍不協調,對工作和學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在考前,既忙工作,又忙學習,容易產生疲勞感。有的為了趕學習進度,甚至開夜車。大腦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因而學習便不能保質保量。
6、意志脆弱,缺乏自我調節能力
這樣的考生,只能在成功和順境中生活,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適應性較差。情緒不穩定,患得患失。如有的考生所在地區,比較閉塞,不便獲得有關考試的各類信息或復習資料,只靠自己啃課本。總覺困難重重,也極易產生心理負擔。
以上種種困難,造成相當一部分考生過度緊張,復習效率低,成績不穩定。帶著這種心態參加自考是很難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的。所以考生必須明確:自學考試不僅是對掌握的知識的檢測,更是對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考驗。
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考生具備這些良好的心理素質呢?我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形成,既有外部條件,更決定于內部因素。關鍵是考生自己。要加強自我控制、調節感情和情緒的能力,在自考前,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使自己具備健康的心理。
1、 樹立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失去了信心,希望也就 變得渺茫。自信心不足,臨場就會慌亂,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而一個人一旦充滿自信,就會有不怕任何困難和挫折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信心和意志是內部的精神力量,可以調動一切有利于考試的知識、技能與技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揮?忌男判,是考前對自己的潛力和考試結果的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越能準確地反映其實際的情況,就越易取得考試的成功。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實力,可以增強對考試的承受力,使自己處于積極的、頑強的戰斗狀態。 因此,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解除顧慮,集中精力,迎接挑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身潛力,順利過關。
2、 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
考生應對自己的綜合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既不能過低的估價自己,簡單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要過高的估價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失望?忌稍诿看巫晕覚z測之后,針對自己的成績,冷靜地分析前后變化的原因,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數,適當調整奮斗目標,有奮斗目標,就會產生前進的動力,有動力才會有取勝的信心。只有正確地估價自己、正確期望自己,才能維持心態平衡,保持心態健康,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考試的到來。
3、 進行自我適應性訓練
在考試中,非智力因素對考試臨場發揮有一定的影響。正 確的適應性訓練可以幫助考生在考前和考試過程中穩定情緒,穩妥發揮。如可自設考場情景,自己限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要求自己做完一定量的練習題。經過這樣反復訓練,就會逐步提高對考試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從而使考前和考試過程中的情緒得到穩定,有利于發揮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績。
4、 處理好工作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做到勞逸結合
身體不適,疾病困擾,都會帶來心理負擔。因此,對于已參加工作的考生,在學習和復習期間,要處理好工作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要讓自己過于勞累,否則,只會影響學習。一定要注意飲食,適當補充能量,保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學習、工作之余參加適當的活動,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防止開夜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大腦在緊張之后得到充足的休息。這樣,才能保證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處事果斷,消除考前因身體不適應造成的各種心理障礙。
5、 穩定情緒
考試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需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否則會導致考試的失敗。考試確實不同于日常的學習生活。不管準備多么充分,因心存求勝動機,緊張就不可避免,而且越是臨近考試,心理緊張越是劇烈,表現為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定,不能扎實有效地進行復習。考生要學會自我控制,注意心理調節,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感情、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水平。在考前要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在學會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憂慮、煩躁的信息的刺激,學會忽略那些可能會干擾你正常學習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放到你自己的學習目標上來。
考生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便不會覺得學習、考試是苦事、累事,反而感覺輕松自如,這樣,才能發揮出自身真實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績。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考生會笑對自考。
轉帖于:自學考試_考試吧
·六旬老人癡心自考19年現已開始攻讀本科 (2006-4-28 6:27:30)
·一位農民三次通過23門課程的自考之路 (2005-11-3 14:19:00)
·高手談自考考前最后復習 對比記憶效果最好 (2005-10-28 8:45:00)
·自考最后答題大秘籍:閱卷印象分很重要 (2005-10-28 8:52:00)
·自考竅門:如何把握閱卷老師心理聰明答題 (2005-10-25 16:44:00)
·一法律專業老考生經驗:我的全部考試秘訣 (2005-10-25 9:50:00)
·一位農民三次通過23門課程的自考之路 (2005-11-3 14:19:00)
·高手談自考考前最后復習 對比記憶效果最好 (2005-10-28 8:45:00)
·自考最后答題大秘籍:閱卷印象分很重要 (2005-10-28 8:52:00)
·自考竅門:如何把握閱卷老師心理聰明答題 (2005-10-25 16:44:00)
·一法律專業老考生經驗:我的全部考試秘訣 (2005-10-25 9: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