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說起源于( )
A.史詩 B.宗教
C.神話 D.巫術
12.中國對文藝理論的貢獻是( )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性格
13.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
A.雨果 B.別林斯基
C.歌德 D.康德
14.神話原型批評的集大成者是( )
A.弗洛伊德 B.榮格
C.弗萊 D.弗雷澤
15.“韻味說”是意境的審美魅力所在,認為“有韻則生,無韻則死”的是( )
A.王國維 B.陸時雍
C.王昌齡 D.司空圖
16.文本時間長度小于故事時間長度的粗略敘述,被稱為( )
A.省略 B.減緩
C.停頓 D.概略
1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觀念的是( )
A.蘇珊·朗格 B.立普斯
C.克萊夫·貝爾 D.黑格爾
18.一個時代文學繁榮的重要標志是( )
A.文學風格的獨創性 B.文學風格的穩定性
C.文學風格的多樣性 D.文學風格的審美性
19.模仿說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時候逐漸被取代,取代它的是( )
A.現實主義思潮 B.浪漫主義思潮
C.現代主義思潮 D.后現代主義思潮
20.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專門討論了文學是如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該篇是( )
A.時序 B.神思
C.風骨 D.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