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國公安決策體制是( )
A.首長制
B.委員會制
C.集權制
D.黨委集體領導下的行政首長責任制
12.超優目標理論是美國學者內格爾率先提出的,它主要用于解決決策中的( )
A.矛盾沖突
B.目標確定
C.信息收集
D.信息加工
13.在公安決策程序的步驟中,屬于第一個階段的是( )
A.集思廣益,擬訂方案
B.發現問題,確定目標
C.分析評估,選優抉擇
D.決策執行,反饋修正
14.公安機關對戶口的遷入遷出、車輛牌照的發放等問題的決策一般屬于( )
A.戰略決策
B.戰術決策
C.風險型決策
D.常規性決策
15.西蒙認為:“在兩個具有相同代價(成本)的備擇方案中,應選擇更接近能達到組織目標的方案;在兩個達成同樣目標的備擇方案中,應選擇代價較小的方案’’,這是遵循公安決策的( )
A.效益性原理
B.目標性原理
C.系統原理
D.人本能動原理
16.在某種社會活動中,某些人擁有一些相關信息,而另一些人不擁有相關信息,人與人之間在掌握信息資源上存在的這種差異屬于( )
A.信息復雜性
B.信息不完善性
C.信息不均衡性
D.信息不對稱性
17.公安決策者通過對大量不斷變化的信息進行長期觀察和分析,揭示并掌握其內在本質規律的相對穩定的信息是( )
A.動態信息
B.靜態信息
C.偶然信息
D.未來信息
18.未經加工,在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中進行著“瞬時”橫向交流的情報稱為( )
A.初始情報
B.“瞬時”情報
C.零次情報
D.零時情報
19.公安決策信息開發的實質是一種( )
A.研究活動
B.管理活動
C.生產活動
D.歸納活動
20.如果兩個系統同構,我們就可以利用已知系統的特征來推知未知系統的特征,這就是預測的( )
A.連續性原理
B.相關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D.必然性原理
相關推薦:各地2010上半年自考畢業證書領取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