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一般認為,在國際法淵源中處于最重要地位的有( )
A.國際條約
B.國際習慣
C.一般法律原則
D.司法判例
E.公法學家學說
32.外國船舶在一國領海享有的無害通過權要求( )
A.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B.通過是為了穿過領海但不進入內水
C.除例外情況外,通過必須繼續不停和迅速進行
D.通過時做短暫停留以供檢查
E.潛水艇必須在水面航行并展示其國旗
33.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使館的職責包括( )
A.處理民政、商務、護僑等日常性的事務
B.以一切手段調查接受國的狀況,并向派遣國報告
C.促進本國與接受國之間的商業、經濟、文化和科學關系
D.可在接受國同意的情況下,受托保護未在接受國派駐代表的第三國國民的利益
E.辦理護照和簽證
34.“國際法不加禁止的、其有形后果有造成重大跨界損害的危險的活動”應具有的要素包括( )
A.這類活動未受國際法禁止
B.這類活動具有引起重大損害的可能性
C.這類損害必須是跨界的
D.各當事國之間有共同邊界
E.跨界損害必須是由這類活動通過其有形后果而引起的
35.歐洲人權委員會的程序包括( )
A.對其他國際組織指控的調查、調解和報告
B.對締約國之間指控的調查、調解和報告
C.對個人投訴的調查、調解和報告
D.無需投訴,僅根據對情況的了解主動的調查、調解和報告
E.不用依據條約而經證明確系一貫和嚴重侵害基本人權的情形即受理個人來文的特殊程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6、37小題各7分,第38、39小題各8分,共30分)
36.簡述條約締結的一般程序。
37.簡述國際法院確立管轄權的方式。
38.區域性國際組織與聯合國有什么關系?
39.簡述反人道罪的基本特征。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40.論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41.2008年7月18日,甲國軍艦“和平號”在乙國附近的公海上航行時,收到丙國船舶“科波菲爾號”發出的求救信號,稱在距離其12海里處遭遇懸掛乙國國旗的海盜船。“和平號”向該處加速駛去,遠遠的發現一艘懸掛乙國國旗的船舶“維斯號”疑似海盜船只。“和平號”拿捕“維斯號”后,發現其實際上是一艘在丁國登記的船舶,也未發現任何被掠奪或扣留的人或財物。
(1)“維斯號”懸掛乙國國旗是一種什么行為?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2)“和平號”軍艦可否在公海上拿捕海盜船?為什么?
(3)由哪個國家對海盜船予以審判和懲罰?
(4)“和平號”在“維斯號”上未發現任何被扣留或掠奪的人或財物,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溫馨提示:由于很多試題(主要是主觀題),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開放的,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是多種多樣的,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應該鼓勵自考生用多樣的思路解題。正是因為如此,在評卷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考生的作答情況,對評分標準進行調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國家教育考試靠后的評分標準仍然列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網上公布答案,請考生諒解。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