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共同之處有( )
A.有需要通過訴訟解決的某種事實存在
B.有訴訟當事人參加
C.有司法機關參加
D.有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
E.必須依法進行
22.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5條的規定,對于幾個同級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 )
A.由最初受理的法院審判
B.由上級法院指定一個法院審判
C.必要時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審判
D.由被告人選擇一個法院審判
E.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協商決定其中一個法院審判
23.傳來證據的作用包括( )
A.發現并獲得原始證據
B.容易收集,可以節約人力物力
C.可以檢驗原始證據的真實可靠性
D.是保存證據材料的一種方式
E.特定情況下,可以作為定案的一種根據
24.詢問證人應當遵循的規則有( )
A.要問明證人的身份
B.要告知證人應當如實作證
C.只能就與案件有關的問題進行詢問
D.必須通知證人到公安機關或者檢察院提供證言
E.一案有多個證人的應當分別進行詢問
25.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提起反訴必須符合的條件有( )
A.反訴的對象是自訴人
B.反訴的內容是與本案有關的犯罪行為
C.反訴的案件屬于自訴案件
D.反訴必須在訴訟過程中提起
E.提起反訴后不得撤回反訴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自訴人
27.專門管轄
28.期間
29.偵查終結
30.執行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31.刑事訴訟中的犯罪嫌疑人必然轉化為被告人。( )
32.輕微刑事案件一律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33.證據同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既可能是必然聯系,也可能是偶然聯系。( )
34.在訊問中,對于偵查人員提出的與本案無關的問題,犯罪嫌疑人有權拒絕回答。( )
35.獨任制只限于基層人民法院采用。(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在刑事訴訟中實行回避制度有何重要意義?
37.簡要回答我國“客觀驗證無疑’’的證明標準。
38.提起公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在法律后果和適用條件上有哪些不同?
六、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9.論刑事訴訟法的總任務與各項具體任務之間的關系。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0.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某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共同搶劫案件,被告人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
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在一審宣判后,張某當庭提出上訴,王某則表示不上訴,人民
檢察院沒有抗訴。
(1)第一審判決書送達后,對于不上訴的王某,人民法院可否立即將其交付執行?為什么?
(2)第二審法院在審理該案時,對于未上訴的王某所涉及的案情是否應當一并審查?為什么?
(3)在第二審的審理中,王某是否應當參加第二審的法庭調查?為什么?
(4)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一審對張某、王某兩被告判處的刑罰畸輕,需要加重刑罰的,應當如何正確處理?
溫馨提示:由于很多試題(主要是主觀題),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開放的,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是多種多樣的,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應該鼓勵自考生用多樣的思路解題。正是因為如此,在評卷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考生的作答情況,對評分標準進行調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國家教育考試靠后的評分標準仍然列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網上公布答案,請考生諒解。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