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 )
A.具體實際相結合
B.革命的實踐相結合
C.建設的實踐相結合
D.歷史、文化相結合
2.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D.中共七大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是( )
A.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B.國際局勢和世界格局深刻變化
C.黨的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D.黨的執政地位面臨新挑戰
4.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根本依據是( )
A.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
B.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D.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5.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作出馬克思主義界定的文章是( )
A.《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B.《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C.《新民主主義論》
D.《改造我們的學習》
6.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 )
A.無產階級的領導
B.人民大眾的參與
C.反對帝國主義
D.反對封建主義
7.搞好農業合作化的重要保證是( )
A.正確執行黨的階級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
B.采取逐步過渡的辦法
C.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D.堅持自愿互利的原則
8.1956年9月召開的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 )
A.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B.以階級斗爭為綱
C.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D.集中力量搞好綜合平衡
9.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基本理論問題是( )
A.什么是市場經濟,怎樣建設市場經濟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什么是小康社會,怎樣建設小康社會
D.什么是和諧社會,怎樣建設和諧社會
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 )
A.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然經歷的階段
B.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經歷的特定階段
C.發展中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必須經歷的特定階段
D.我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1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B.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C.改革開放不動搖
D.自力更生不動搖
12.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B.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C.公有制經濟與私有制經濟之間的矛盾
D.生產力發展水平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
13.實行對外開放這一項基本國策的前提和基礎是( )
A.尊重主權、互惠互利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公平交往、和平共處
D.友好往來、增進理解
14.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戰略步驟的第三步,是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 ( )
A.發達國家水平
B.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C.發展中國家水平
D.世界領先水平
15.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關于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構想是( )
A.各地區平均發展
B.各地區經濟非均衡發展
C.各地區經濟均衡發展
D.各地區經濟梯次推進共同發展
16.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由( )
A.物質生產增長向精神生產增長轉變
B.簡單再生產向擴大再生產轉變
C.傳統產業向高科技產業轉變
D.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17.在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中,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的主要區別在于( )
A.兩者的規模不同
B.兩者是否存在剝削
C.兩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不同
D.兩者存在的經濟基礎不同
18.社會保障的根本目標是( )
A.實現勞動人民共同富裕
B.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要
C.實現社會公平
D.滿足人們的小康社會需要
19.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權是( )
A.生存權
B.發展權
C.生存權和發展權
D.政治權利和文化權利
20.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
21.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
A.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B.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雙百方針
C.培育“四有”公民
D.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文化
22.黨的十六大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又一個重要目標是( )
A.生活更加寬裕
B.法制更加健全
C.社會更加和諧
D.民主更加充分
23.特別行政區中將來可以保留自己軍隊的是( )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港澳臺都可以
24.當今威脅世界和平和阻礙發展的主要根源是( )
A.資本主義剝削制度
B.民族矛盾和宗教紛爭
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D.各國之間的領土糾紛
25.1974年,毛澤東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他指出( )
A.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
B.美國、日本是第一世界
C.美國、歐洲是第一世界
D.美國、加拿大是第一世界
26.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是( )
A.工人
B.農民
C.知識分子
D.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
27.2010年6月9日,______就伊朗核問題通過第1929號協議,決定對伊朗實行自2006年以來的第四輪制裁。( )
A.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B.聯合國安理會
C.聯合國國際法院
D.聯合國托管理事會
28.2010年7月11日,2010南非世界杯在南非閉幕,______國家男子足球隊獲得本屆世界杯冠軍。( )
A.德國
B.意大利
C.西班牙
D.阿根廷
29.2010年______,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閉幕。( )
A.9月30日
B.10月1日
C.10月31日
D.11月30日
30.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首都金邊______發生嚴重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47人死亡,395人受傷。( )
A.鉆石島
B.公榮島
C.瓜隆島
D.蘇梅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功績有( )
A.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
B.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的建設上來
C.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D.提出了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
32.江澤民提出“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 )
A.體現時代性
B.把握規律性
C.突出繼承性
D.富有創造性
33.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 )
A.沒收官僚壟斷資本
B.沒收民族資本
C.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
D.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4.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概況的顯著特點包括( )
A.在本質和目標的層次上認識社會主義
B.突出了生產力的基礎地位
C.強調了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最終目標
D.在動態中描述社會主義的本質
35.改革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由于( )
A.現有經濟體制束縛生產力的發展
B.現有經濟等體制不適應世界經濟的緊密聯系和快速發展
C.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D.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36.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 )
A.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
B.加速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C.切實保護、合理開發、節約利用資源
D.提高環境意識,加強環境保護
3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有( )
A.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
B.按勞分配中的勞動量按照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來計量
C.按勞分配在全社會范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
D.按勞分配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因為它( )
A.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性質
B.保證了人民的權力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國家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
39.中國共產黨是( )
A.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B.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D.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黨
40.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 )
A.更加注重以人為本
B.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更加注重統籌兼顧
D.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鄧小平理論的主要貢獻。
42.簡述工農武裝割據的主要內容。
43.如何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重要思想?
44.簡述鄧小平對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重要發展。
45.怎樣理解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怎樣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
47.如何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