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信息資源管理試卷
課程代碼:0237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對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語法信息可細分為三類信息:隨機信息、偶發信息和( )
A.模糊信息
B.語義信息
C.語用信息
D.全信息
2、原始信息是未經處理的最初級的直接信息,其中一類原始信息被稱為( )
A.零次信息
B.一次信息
C.二次信息
D.三次信息
3、知識管理是更高層次的信息資源管理,其尤為強調( )
A.技術應用
B.信息資源利用
C.標準化管理
D.技術與管理融合
4、企業利用SAP的ERP軟件進行的企業資源規劃屬于( )
A.應用型信息化項目
B.開發型信息化項目
C.、信息化戰略規劃
D.信息資源規劃
5、CI0機制是以組織CIO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其信息化實施主體是( )
A.業務部門
B.信息技術部門
C.董事會
D.管理委員會
6、信息部門是信息技術的支持中心,也是企業各項信息的( )
A.審計中心
B.決策中心
C.生產中心
D.管理中心
7、系統集成實現的關鍵在于解決系統之間的互聯性和( )
A.方便性
B.快捷性
C.能動性
D.互操作性
8、確保資源、方法和技術得以適當拓展,以支持與客戶簽訂的IT服務級別協議的流程管理是( )
A.可用性管理
B.持續性管理
C.能力管理
D.變更管理
9、信息系統文檔記錄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過程,主要包括系統手冊、用戶手冊、管理員手冊、操作規程及相應的( )
A.監督制度
B.管理制度
C.安全制度
D.備份制度
10、信息篩選和判別、信息分類和排序、信息著錄標引、信息編目和組織是下面哪一項的主要內容?( )
A.信息檢索
B.信息加工
C.信息分析
D.知識管理
11、利用事物之間內在的或現象上的聯系,從一種或幾種已知事物的有關信息判斷未知事物的方法稱為( )
A.綜合法
B.對比法
C.相關法
D.因果法
12、以科技文獻累積量為縱軸,以歷史年代為橫軸,把各個年代的科學文獻量在坐標圖上逐點描繪出來,然后以一條光滑曲線連接各點;通過分析發現,科學文獻增長與時間成( )
A.對數函數關系
B.指數函數關系
C.導數關系
D.冪函數關系
13、信息共享涉及的技術有信息傳遞技術、信息存儲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信息標準化技術、信息定位和描述技術、信息轉換技術、信息融合技術等;其中,信息共享的前提是( )
A.信息存儲技術
B.信息標準化技術
C.信息融合技術
D.信息傳遞技術
14、制定標準的對象,已經從技術領域延伸到經濟領域和人類生活的其他領域,對象的內涵縮小為有限的特征,即( )
A.重復性事物
B.實踐經驗
C.科學研究
D.經濟屬性
15、下列關于《標準化法》的論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企業制定的標準需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B.對于已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情形,企業標準必須與它們保持相同
C.《標準化法》適用于在中國境內的一切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科研機構和學術團體
D.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