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然中的優美主要表現為客體對象
A.色彩的艷麗 B.形狀的奇特
C.感性形式的和諧 D.感性形式的整齊
12.在現代西方,與科學主義美學相對立的是
A.人本主義美學 B.經驗主義美學
C.實證主義美學 D.理性主義美學
13.格式塔心理學認為,審美主體的心理世界與外在對象之間具有
A.對立關系 B.一致關系
C.互補關系 D.同構關系
14.藝術接受過程的三階段是
A.看、想、悅 B.觀、品、悟
C.感、悟、思 D.望、受、想
15.音樂是一種
A.空間藝術 B.時間藝術
C.綜合藝術 D.時空藝術
16.鐘嶸《詩品序》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這句話體
現了審美主客體之間的
A.反映關系 B.模仿關系
C.感動關系 D.認識關系
17.審美形態的具體內涵是不斷演變的,這使其在歷史性中又具有了
A.民族性 B.當代性
C.世界性 D.模糊性
18.審美活動發生的標志是
A.美學思想的形成 B.藝術活動的發生
C.審美意識的產生 D.美學學科的確立
19.蔡元培倡導
A.“以美育代宗教” B.“以德育代宗教”
C.“以科學代宗教” D.“以藝術代宗教”
20.在西方,最早明確提出以審美教育人的美學家是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康德 D.席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