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二)03200
36. 是研究與人的行為有關的一切知識和技術,從行為入手,來揭示人的生命活動、健康與疾病的本質、規律,探索診斷、治療、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行為科學技術和方法。現代醫學創始即是基于對病人疾病的行為表現以及治療后的應答性行為的系統觀察、記錄、總結、分析而后建立起來的系統理論。
37.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松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為特征。
38.排入環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學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發生變化,或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形成的物理、化學性狀與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稱繼發性污染物。如一次污染物SO2在空氣中氧化成硫酸鹽氣溶膠,汽車排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的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甲醛和酮類等二次污染物。
39.把不必要的項目列入匹配,企圖使病例與對照盡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丟失信息,增加工作難度,結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這種情況稱為配比過度
40.
41 (1)在職業活動中產生;(2)接觸職業危害因素;(3)列入國家職業病范圍;(4)與勞動用工行為相關聯。
42 (1)稱重法(2)記帳法(3)24小時膳食回顧法:(4)食物頻率法((5)電話調查(6)化學分析法
膳食營養調查方法
431.潛伏期2.艾滋性淋巴腺期3.艾滋病相關綜合征4.重癥艾滋
HIV到AIDS
過程
44(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 (2)戒斷反應(3)精神障礙與變態(4)感染性疾病 (5)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45 在直線回歸方程中,σ為直線的斜牢,稱為樣本的回歸系數,其統計意義是當x變化一個單位時y的平均改變的估計值,它描述了y依賴x的直線變化的數量關系的大小和方向。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