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商品價值構成中,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表示為
A. m B. c+v C. c+m D.v+m
22.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體是
A.市場 B.企業(yè) C.國家 D.行業(yè)協會
23.主辦社會保險的是
A.家庭 B.企業(yè) C.政府 D.社會組織
24.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是
A.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B.國際分工的發(fā)展
C.國際市場的形成 D.資本輸出的發(fā)展
25.國際收支的支付手段是
A.外匯 B.黃金或白銀 C.商品 D.勞務
26.一般來說,發(fā)達國家生產商品的國別價值與國際價值相比
A.要高 B.要低 C.總是相等 D時高時低
27.目前發(fā)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產品主要是
A.礦產資源 B.農產品
C.工業(yè)制成品 D.高新技術產品
28.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qū)域經濟聯盟是
A.歐洲聯盟 B.北美自由貿易區(qū)
C.亞太經合組織 D.東盟自由貿易區(qū)
29.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比較優(yōu)勢是
A.資源 B.資金 C.技術 D.勞動成本
30.在我國,外商投資比重過大的是
A.種植業(yè) B.制造業(yè) C.服務業(yè) D.環(huán)保業(yè)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社會基本矛盾包括
A.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矛盾 B.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矛盾
C.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矛盾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E.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
32.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經濟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
A.計劃 B.市場 C.行政 D.習俗 E.慣例
33.四個生產者織一匹相同的布,甲用10小時,乙用9小時,丙
用8小時,丁用7小時,而當時大多數生產者用8.5小時。那
么,能夠得到超額收入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以上所有生產者
34.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方式有
A.技術進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設備更新 D.絕對延長工作日
E.提高勞動強度
35.金融資本形成的途徑有
A.資本相互滲透 B.資本輸出
C.商品交換 D.產品消費
E.人事結合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成績、自考報名等信息!
編輯推薦:
各地2015年10月自考成績查詢時間及方式匯總 ※ 關注微信查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