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考試真題試卷
課程代碼:00661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下列記者中,不屬于美國調查記者的是
A.林肯�斯蒂芬斯
B.伍德沃德
C.伯恩斯坦
D.埃德加�斯諾
2.關于退緩式導語,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第一代導語
B.第二代導語
C.出現于19世紀中期
D.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
3.消息名篇《金山同志追悼會在京舉行》的作者是
A.郭超人
B.艾豐
C.郭玲春
D.穆青
4.消息名篇《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在語言上的特色是
A.情感充沛
B.簡潔精煉
C.細膩婉約
D.復雜深入
5.《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一文的作者是
A.鄧小平
B.江澤民
C.毛澤東
D.周恩來
6.新聞與生俱來的屬性是
A.生動
B.真實
C.簡潔
D.深入
7.常用來對新聞報道中的新聞事實或人物的有關背景材料進行介紹和解說的表現手法是
A.敘述
B.議論
C.描寫
D.說明
8.“春節將到,記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郵電管理局里,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況:過去忙于分揀從內地寄來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年卻忙于收訂大量報刊。”這段文字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是
A.議論
B.描寫
C.說明
D.對比
9.在消息寫作中,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結構形式是
A.對比式結構
B.時間順序結構
C.倒金字塔結構
D.并列式結構
10.下列關于描寫手法,表述不正確的是
A.描寫主要有人物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類型
B.描寫的作用在于說明新聞事件的起因、發展經過及結果
C.好的描寫可以生動有力地表現新聞內容和主題
D.恰當地運用描寫手法,可以增強新聞作品的表現力和吸引力
11,一般而言,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消息體裁組成部分的是
A.導語
B.社論
C.主體
D.背景
12.以下對《華美窗帷的后面》與《祁連山北的旅行》兩篇新聞作品的共同之處的歸納,正確的是
A.兩篇作品的作者均是范長江
B.兩篇作品均是風貌通訊
C.兩篇作品記敘的均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與摧殘
D.兩篇作品均大量運用了歷史性背景與地理背景
13.評析新聞作品時,所謂“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體現辯證統一的兩種思維方式是
A.宏觀思維與微觀思維
B.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
C.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
D.發散思維與統攝思維
14.下列關于新聞作品共性與個性的表述,錯誤的是
A.好的新聞作品要善于在所報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發現個性
B.表現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聞作品個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C.只要具備了鮮明突出的個性,這篇新聞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
D.新聞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和規律之中
15.通訊《中國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A.鄒韜奮
B.艾豐
C.范長江
D.穆青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16.新聞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和規律之中,它包括
A.真實
B.準確
C.迅速、及時
D.針對性
E.指導性
17.新聞作品研究堅持感性與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應當防止的錯誤傾向有
A.唯形論
B.唯心論
C.唯理論
D.經驗論
E.任意論
18.下列有關新聞作品的“新鮮”這一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A.新聞報道要求時間新近
B.新聞作品的觀點要追求標新立異
C.新聞作品所報道的人物要從未被大家所了解
D.新聞要及時捕捉生活中的新鮮事物以及事物的新發展、新變化
E.新聞作品所報道的場地應為未曝光過的地點
19.下列作品中,以記載重大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有
A.《上海嚴寒》
B.《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C.《日本簽字投降》
D.《墨索里尼懸ㄕ米蘭街頭》
E.《奧斯威辛沒有新聞可寫》
20.外國新聞作品常見的報道形式有
A.報告文學
B.調查性報道
C.解釋性報道
D.特稿
E.消息(電訊)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21.新聞語言的總體要求有哪些?
22外國新聞作品的主要寫作特點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23.試分析消息《上海嚴寒》的總體寫作特點。
24.試論述《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的主要特色。
五、作品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9分
25.這是一篇以敘事記人為主的新聞,請結合文章的主題分析以下兩方面的特色:
(一)本文使用了哪幾種表現手法;
(二)本文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
答題要求:論點明確,條理清晰,文字簡潔,寫成600字左右的評析短文,標題自擬。
老郭脫貧記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貧困戶吃低保,別人爭得面紅耳赤,老郭卻總想讓出去“脫貧靠勞動,不能躺在”政策溫床“上!”老郭叫郭祖彬,今年56歲,是河南封丘縣王村鄉小城村農民年輕時的老郭并不窮,開四輪,拉紅磚,日子過得去。沒成想,兒子3歲患病,摘除脾臟,手術費花了1萬元。老郭把積蓄拿出來,勉強渡過難關。10年后,兒子再次病發,做心臟搭橋手術花了6萬多元。這回,老郭借遍“村里一條街”,才湊夠醫藥費。為了還錢,他到天津打工六七年,窟窿沒補上,還落下腦梗病。鄉鄰們憂心地說“老郭脫貧猴年馬月的事!”封丘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86萬戶,5.8萬人。該縣對因病、因殘等7種致貧原因分門別類,采取“1+2+N”幫扶模式,即每戶1名幫扶責任人,2項以上扶持政策,家庭成員每人1條幫扶措施拿老郭來說,安排公益崗位,每月掙400元;孫子享受教育補助,每年1000元;兒媳轉移就業賣手機,每月工資1500元。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險、醫療補充險,阻斷“因病致貧”。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封丘縣實施產業扶貧項目81個,戶均可享產業扶貧資金8000元。村支書郭祖良選定種植中藥材,請來中醫藥大學教授,測土、配方。老郭一聽,第一個報名。
相關推薦:
2019年10月自考真題pdf下載 ※ 2019年10月自考答案pdf下載
2019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