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一 生產與作業管理導論
1、生產戰略:是企業根據所選定的目標市場和產品特點來構造其生產系統時所遵循的指導思想,以及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的一系列決策規劃、內容和程序。
2、生產管理的任務:
運用組織、計劃、控制的職能,把投入生產過程的各種要素組織起來,形成有機整體,按最經濟的方式,生產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廉價、優質的產品。
3、生產管理的內容:
1.生產準備和組織 2.生產計劃 3.生產控制
4、生產管理的原則:
1.講求經濟效益 2.堅持以銷定產 3.實行科學管理
4.組織均衡生產 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5、生產按工藝特性分類:
1.加工裝配型 2.流程型
6、生產按組織生產的特點分類:
1.備貨型 2.訂貨型:訂貨組裝型、訂貨制造型、訂貨工程型
7、備貨型生產(MTS):是指在沒有接到用戶訂單時,按已有的標準產品或產品系列進行生產,生產目的是為了完成產品庫存。
8、訂貨型生產(MTO):是指按用戶的訂單進行生產。
9、生產按專業化程度分類:
1.大量生產 2.單件生產 3.成批生產 4.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10、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組織工作的特征:
1.生產品種多樣性 2.生產過程復雜性 3.生產能力的適應性
4.環境條件的多變性 5.生產計劃的變動性 6.生產管理的動態性
11、生產過程的組成:
1.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2.基本生產過程
3.輔助生產過程 4.生產服務過程
12、工序:是指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對同一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生產環節。
13、合理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
1.生產過程的連續性 2.生產過程的比例性
3.生產過程的節奏性 4.生產過程的柔性
14、生產時間計算:*P25——28
15、文明生產:是指在生產現場管理中,要按照現代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為生產現場保持良好的生產環境和生產秩序。
16、“5S”活動的內容:
1.整理 2.整頓 3.清掃 4.清潔 5.素養
17、安全生產:是指在保持領導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生產活動。
二 工作研究
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條件下,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資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業中不合理、不經濟和混亂的因素,尋求一種更佳、更經濟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統的生產率,降低系統的運營成本。
2、工作研究的內容:
1.方法研究:過程分析、動作分析 2.時間研究:定額制訂、工作抽樣
3、工作研究的步驟:
1.發掘問題,選擇研究項目 2.確定目標
3.記錄 4.分析研究記錄的事實,尋求新的方法
5.評價新的工作方法 6.實施新的方法
7.追檢與再評價
4、過程分析:是指對現行作業方法予以系統的記錄,這種記錄采用的是一種以簡明符號為基礎繪制的程序圖。
5、過程分析基本符號:
1.加工 2.搬運 3.儲存
4.延誤 5.檢驗
6、過程分析的內容:
1.產品工序分析 2.零件加工分析 3.平面流程分析 4.搬運分析 5. 人—機聯合分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