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題考點
一、試述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
(1)資本—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 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2)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外國列強壓 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3)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4)中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始終沒有成為中 國社會經濟的主體
(5)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極不平衡,長期處于不統一狀 態
(6)人民毫無政治權利,生活極端貧困化
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1)任務:①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關系:①區別:前者要推翻中國原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后者要改變近代中國落后的地位 與狀況,解決生產力問題。②聯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務,才能為第二大任務的完成創造條 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務是完成第一大任務的最終目的
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關系。(論述題)口訣:近代中國兩矛盾,國仇家恨總在變,外敵入侵國仇強,內外勾結主家恨。
(1)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 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外國列強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時,階級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 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當外國侵略者同中國封建政權相勾結,共同鎮壓中國革命,尤其是封 建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特別殘酷時,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三、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關系口訣:近代中國兩矛盾,國仇家恨總在變,外敵入侵國仇強,內外勾結主家恨。
(1)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 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外國列強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時,階級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 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當外國侵略者同中國封建政權相勾結,共同鎮壓中國革命,尤其是封 建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特別殘酷時,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四、19 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未能實現的原因
(1)重要原因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相互制約。(2)外國彼此之間有許多矛盾、 沖突,甚至可能爆發戰爭。(3)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4)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期間,中國人民敢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打擊了侵略者
五、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歷史意義
(1)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 影響之深,是以往歷次農民起義都比不上的
(2)它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把 千百年來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出來《資政新 篇》則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3)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4)它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
(5)它和亞洲其他國家的 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在亞洲的統治
相關鏈接:
2023自考報名方法 ※ 2023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