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3年自學考試《馬原》章節考點匯總
普遍聯系中的系統
在當代,普遍聯系的思想走向具體化和伸層化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科學的系統觀的確立。科學的系統觀是具體全面地揭示對象的系統存在、系統關系及其規律的觀點和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如實地把事物、過程當作系統,以對系統的深入、全面的把握。
“系統”,一般被規定為“有組織的和被組織化的全體”,或“以規則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結合著的對象的集合”,實質上是泛指由一定數量相互聯系的因素所組成的相對穩定的統一體。
系統是事物由于客觀的普遍聯系而形成的存在形態,它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征:
首先是整體性特征,這是系統的本質特征。整體性,是指系統中的諸多要素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而起作用。表現為:第一,系統對外來作用能作為一個整體作出反應,而不管受到外來作用的是其中哪個部分。第二,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每個要素都不單獨具有的性質和功能,亦稱為“系統質”。
其次是結構的有序性特征,即系統內部結構具有層次等級式的組織化特征。保持內部結構的相對穩定性和內部活動的方向性、順序性。
最后是內部結構優化趨向的特征,即系統的分系統或要素之間的結合趨向于強化整體功能的特征。組織化程度高即系統性強的事物,其內部結構優化(嚴密、有序、高效)的程度也就越高。
系統的上述特征顯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深刻性和具體性。構成科學系統觀和方法論的主要原則有:整體性原則、綜合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協調性原則、定量化原則、最優化原則等等。
相關推薦:
2023年自考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