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3年自學考試《馬原》章節考點匯總
量,和質一樣,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種規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數量或形狀表示的規定性。量的規定又可以區分為內涵的量和外延的量。外延的量是表示事物存在范圍和廣度的量,是可以用機械的方法來計算的量。內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級程度、構成方式、功能過程的量,相對更加深刻,是不能用接寫的方法來加以計算的。
量的規定性和質的規定性是不同的。質與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卻不是這樣,在一定的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事物的量的規定性,又如同它的質的規定性一樣,也是多方面的。事物有許多屬性,每一屬性豆油自己量的規定性。我們在研究事物的量時,同樣一步也離不開實踐。區分事物的質是認識事物的開始,是認識量的前提,而由質進到量,則是對事物質的認識的深化。
體現事物質和量的對立統一的是“度”。所謂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限量。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叫做關節點或臨界點。度就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在這個范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而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
在度中,存在著質和量的對立、排斥。質規定量的活動范圍和變化幅度,限制著量的增減界限;量對質也有排斥的傾向。度又體現了質和量的統一。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度是質和量的互相結合。第二,度是質和量的相互規定。度在具體事物中是極其復雜的:〈1〉由于關系的復雜化,關節點也會多樣化。〈2〉由于演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度的關節點在不同方向中有不同的變化。掌握事物的度對于認識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要真正了解事物,就必須把質和量統一起來,即掌握它的度。只有了解了度,才能準確把握事物,從而為我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一個正確的準則。
量變和質變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的兩種形式或兩種狀態。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質變的根本標志。量變即事物的量的規定性的變化,是事物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較小的、不顯著的變化;是在度的范圍內的延續和漸進是一種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狀態。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連續性的中斷,是舊質向新質轉化的決定環節,它發生在新舊交替的關節點上。把握質變,把握這個關節點,就成為正確理解量變和質變辨證關系的關鍵。
相關鏈接:
2023自考報名方法 ※ 2023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