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農民群眾斗爭風暴的起落★★★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封建專制政權和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
2.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廣西省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興起的標志)
3.1852 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國政權初具規模,有利于起義的發展。
4.1853 年 3 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5.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戰爭特點的綱領性文件是《天朝田畝制度》。
6.1856 年上半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7.《天朝田畝制度》頒布于 1853 年冬,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戰爭特點的綱領性文件。
8.太平天國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作為統“籌全局的建議。
9.1856 年 9 月,天京事變發生,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后敗亡。
10.1856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到衰轉折點,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造成了嚴重危機。
11.天京事變后,洪秀全為挽救危局提拔的年輕將領是陳玉成和李秀成。
12.1864 年太平天國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
13.《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及其評價。
(1)主要內容:①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田地分為 9 等,好壞搭配,不論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 歲以上分一整份,16 歲以下分一半。②規定了農副業產品的生產與分配,都以農村政權的基層組織“兩”來實行管理,每 25 戶為一兩。
(2)評價:第一,《天朝田畝制度》是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代表了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反映了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與以往農民起義提出的“均貧富,等貴賤”和“迎闖王,不納糧”等相比,《天朝田畝制度》有更完備的內容和更觸及封建社會矛盾核心的深度,應該說這個綱領是比歷代農民起義所提出的口號更深刻一些。
第二,這個綱領并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國,是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是一種小自耕農心目中的沒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換和絕對平均的理想社會。所以,這種社會理想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它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國這樣的農民起義,盡管給腐敗的封建制度以嚴重的沖擊,卻難以建立起足以替代腐朽制度的新的社會制度。
相關鏈接:
2023自考報名方法 ※ 2023年自考報名條件 ※ 各地自考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