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1.著書立說,傳播民主革命思想:
2.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主要內容。
(1)1905-1907 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以《民報》為陣地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以《新民叢報》為陣地展開論戰。
(2)論戰的內容: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③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3.【論述】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答案】(1)1905 年 11 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
(2)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二是變“次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針對同盟會內部存在的民族復仇主義,孫中山指出民族主義“不是排斥所有的滿洲人,而是針對那些阻礙某個的滿洲人”,將民族主義和民族復仇主義區分開來。
(3)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孫中山一再闡明民族主義必須和民權主義結合起來,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須一次完成。他說,革命者打倒滿清政府,從驅除滿人這一方面來說,是民族革命,從打倒君主專制制度這一方面來說,是政治革命。民權主義為資產階級革命提出一套建國方案,但是沒有明確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難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權利。
(4)民生主義的內容為“平均地權”即孫中山所說的社會革命。基本方案是:核定地價,按價征稅,漲價歸公,國民共享。但是民生主義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難以成為發動群眾的理論武器。
(5)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產生了積極影響,推動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運動的發展。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
2023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 ※ 歷年真題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