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1、哲學三大基本問題:
(1)世界的本原(哲學最基本問題):物質和意識哪個是本原、哪個是第一性的。
、僖辉摚喝f物有一個共同本原,物質或者意識。
a.唯物主義: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世界統一于物質。經歷了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水、火、五行說、元氣說;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原子論、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直觀性、不徹底性的局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哲學最高形態。
b.唯心主義:世界的本原是意識的,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世界統一于意識。有兩種基本形式:主觀唯心主義: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產物。如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覺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客觀唯心主義:世界是客觀精神的產物。如 “絕對精神”“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萬物之根”。
、诙摚喝f物有物質和意識兩個相互獨立的本原。
(2)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即思維能否認識存在,世界可否被認識。
①可知論:承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認為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诓豢芍摚悍裾J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認為世界是不可能認識或不可能徹底認識的。
(3)世界如何存在:萬物是聯系、發展,還是孤立、靜止的。
、俎q證法:萬物相互聯系、運動發展,發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矛盾。
、谛味蠈W:萬物彼此孤立、靜止不變,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
2、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指出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
3、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贈]有不運動的物質,只要是物質就在運動。否認物質的運動和運動的絕對性,必然導致形而上學。
、诓淮嬖跊]有物質的運動。只要是運動的就一定是物質。否認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或主體,必然導致唯心主義。
(2)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物質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①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運動。②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靜止。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